“都不是,我就是看着琮哥儿吃的干净,心里面高兴,看来我的手艺还算是好的。”
喜儿是因为这事儿高兴,贾琮笑了笑,没想到喜儿倒是很单纯,知道喜儿平日不想太多。
上次也只是因为喜儿的误会,这才让张氏对菊平有了误会。
“喜儿,你家中不是有事吗?你若是着急便回去看看府上有我替你打招呼,你不用担心什么。”
见贾琮这么贴心,喜儿更是高兴,但他还是拒绝了。
“琮哥儿放心,家中的事轮不到我做主,家中还有弟弟照顾他,自然能照顾好父母的,只是我在琮哥儿身边,总是不得琮哥儿喜欢。”
喜儿低着头有些难过,她本以为贾琮对待她和菊平是一样的,可是看起来贾琮更重视菊平一些。
“你怎么会这么想?咱们这府上我对谁都一样,怎么可能会厚此薄彼呢?你怕是听了别人的闲话?”
贾琮劝喜儿大度一些,也不要想太多。
贾琮当然不觉得喜儿和菊平有什么区别,大家反倒觉得喜儿也有可爱之处。
菊平虽然稳重谨慎,但是喜儿自有她的优点。
“这几日我心中愧疚,一直在菊平姐姐身边伺候,便想着能让菊平姐姐要快些好起来,我心里面也会安定一些。”
贾琮点点头,菊平的事谁也没想到,这也不是谁愿意发生的,喜儿能够认识到错误已经不错了。
“别放在心上,这几日你催催你叔叔,那炉子的事儿倒是可以先暂且停下来。”
喜儿听了连忙答应,这时却看到一个身影在门口打转,喜儿觉得奇怪,走出去一看,没想到竟然是秦可卿身边的丫鬟瑞珠。
秦可卿派了瑞珠过来,不知做什么。
喜儿还觉得奇怪呢,瑞珠看到贾琮在屋就已经进来了。
这时贾琮盯着瑞珠还没有认出来,瑞珠急忙介绍身份:“三少爷,我是蓉大奶奶身边的。”
贾琮挑了挑眉毛,想不通秦可卿怎么这么晚了派人过来找他。
是宁国府发生了什么?
让瑞珠过来求援?
可看瑞珠的表情也不像是什么大事儿,贾琮让喜儿放了瑞珠进来。
“怎么了?”
“我们家奶奶说了,上次多亏了三爷解围,这次特意让我送来一本画卷表示对三爷的感谢。”
贾琮觉得奇怪,但还是接过了瑞珠送上来的画卷。
他看着瑞珠怯生生的站着,时不时的打量贾琮。
贾琮不知瑞珠在想什么,这时候便招呼着喜儿让瑞珠也坐下,不必在那儿拘谨着。
瑞珠答应了坐在凳上等着贾琮安排。
贾琮看着瑞珠说道:“回你们大奶奶的话,多谢他了,难得他还想着我这画卷我很是喜欢。”
瑞珠点点头,这就要走。
贾琮突然想起瑞珠毕竟还是秦可卿身边的丫鬟。
既然跑这么远给他送东西,那他也不能让瑞珠两手空空的回去,特意从盒子里摸出了一只红玉簪子送到瑞珠手中:“这是上次在京城碰到珠宝铺子买的,虽然不值几个钱,但看着精巧就送与你带着玩儿吧。”
贾琮将簪子递给瑞珠。
瑞珠不敢接,有些迷茫地盯着贾琮。
贾琮看她样子对她点点头:“你拿着就是,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送给你,你带个实心的样式。”
瑞珠这才点头接过,看着手中的红玉簪子,连忙给贾琮行礼。
贾琮笑了笑,只说没什么,看到瑞珠走了。
贾琮这才将画卷打开,画卷是一幅山水图,正是秦可卿房内挂着的一幅。
这时候看到这山水图,贾琮突然脸色一红,他像是想到了上次在秦可卿房内发生荒唐的一幕,本来他都要忘了,但是秦可卿又让他想了起来。
贾琮觉得这秦可卿分明是故意的,扰动他的心思,让贾琮一直难以忘怀在太虚幻境里面的事儿。
喜儿还有些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贾琮会把准备送给菊平的簪子顺手给了瑞珠。
难道贾琮忘了这只簪子,是贾琮特意买下来准备送给菊平的吗?
上次贾琮本想着让喜儿送过去,随后想了想这事儿还是亲自来做比较好,便准备亲自拿着簪子给菊平,又因为其他的事儿岔开了,这才没有送到菊平手中。
可是这时候贾琮竟然就把这簪子给了瑞珠,像是什么也不在乎,菊平难道在贾琮心中已然不重要了?
喜儿觉得有些迷茫,甚至不知道贾琮在想什么,在贾琮心中好像他们都是一样的喜儿,不知说什么好,心里面总是有些难过的。
“你发什么呆呢?”
贾琮看喜儿正正出神,不知喜儿在想什么,便提醒到喜儿这时候,回头笑了笑并未说什么。
贾琮看喜儿的表情,对喜儿说道:“你是看上那只簪子啦?赶明儿爷出城的时候再给你买一只,也让你高兴高兴,不过是只簪子,不必放在心上。”...
听贾琮这么说,喜儿终于露出笑容,贾琮是想着他的,不管怎么说贾琮对他们算是好的了。
贾琮将喜儿做的饭吃罢了,这才伸了个懒腰,急忙忙的说自己要睡了。
喜儿慌慌张张的将贾琮伺候睡了,这才出来收拾。
贾琮并未想其他,他心里面则是为过两日的七夕做准备。
拜魁星的活动不简单,当然也格外重要。
不光是贾府生活的贾氏一族的子弟,就是外面的子弟也要进入贾府拜会,都是借着贾府的名声,事情自然也不太一样。
不过因为地位有差别,大家站在一起总归是不一样的。
和往常一样,贾宝玉身边仍然围绕着不少人。
贾琮倒也不嫉妒。
贾宝玉只是有些厌烦,他对这些人对他的态度总是有些不满。
这帮人围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又和他不相守,在贾宝玉看来,这些人不过就是仗着他是贾政的儿子,所以才与他交往。
贾琮仍然站在边缘的地方,不远处的贾兰一直回头看贾琮。
这几日贾兰也知道贾琮过段时间就要前往金陵参加乡试,这对于贾琮来说可是一个好机会。
贾兰不明白为什么李守中不愿意让他参加,反倒是告知贾琮这次参加乡试的机会不可多得,贾兰是有些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