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对读书是半点兴趣全无(1 / 1)

奋斗在红楼 2元彩票 1112 字 6天前

这次有贾琮提醒,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既然贾琮都这么说了,贾琏自然也要准备起来。

回了府上,贾琮躺在**,不知为何这几日他只觉身心疲惫,也不知是不是前几日练功太用心的缘故,他竟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跟不上。

鹦哥在旁伺候,看着贾琮的眼神又见贾琮木木地躺在**,不知道在想什么。

“琮哥儿是不是想到菊平了,不如奴婢把他叫来?”

贾琮摇了摇头,握着鹦哥的手看向鹦哥:“你去叫他做什么,他这几日病着便让他好生歇息吧。”

“琮哥儿在想什么呢。”

鹦哥顺着贾琮的手坐在软榻的边缘。

贾琮握着鹦哥的手摇了摇头,他似乎是有些想家了,甚至觉得这个时代无论他在经历什么,在做些什么都和家有些区别,在家的壮志难酬终究化为了思乡之情。

“琮哥儿是想起姨娘了?”

听鹦哥这么问,贾琮点了点头,也只能说想到魏姨娘,能代表自己的思乡情结了。

这时鹦哥摸了摸贾琮的脸:“琮哥儿若想,不如去看看,如今老爷也不管,姨娘在天之灵必然也会欣慰。”

鹦哥是知道贾琮当日和魏姨娘发生了什么,贾琮怕是心中有愧,再加上贾琮后来对魏姨娘的不舍,鹦哥也知道贾琮在这贾府地并不如意。

如今想到魏姨娘,怕是又想起这些日子过得不顺。

鹦哥给贾琮按了按太阳穴,算是宽慰贾琮。

也不知过了多久,贾琮昏昏睡去。

一连几个月贾琮和诸葛先生私下里签订合同的事儿,倒也没有被其他人发现。

贾琮签下合同,当然也希望王熙凤和贾琏不会在意,

王熙凤和贾琏在炉子上做了不少生意,就连京城中一半的富贵人家都用上了贾府出产的炉子。

这炉子一卖就是几十两银子,有的若是镶着宝玉,那必然是上百两都不止了。

也不知道王熙凤和贾琏的生意,是怎么瞒过贾府其他人的。

贾母没有提过,王夫人也不曾提。

看来贾琏和王熙凤这上瞒下骗的本事见长。

贾琮也不拆穿,对贾琮来说这都不算是什么事儿,跟贾琮也没有多大的关联。

贾琮只想着,反正他已经跟王熙凤他们说得很清楚了。

既然这煤砖的事儿的拖延,最起码等到下一个冬天,王熙凤和贾琏这几日忙着,自然也就顾不上。

春暖花开,这天气也是一日一日热了起来,再去考虑烧煤砖的事儿,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

贾琮私下和这位诸葛先生有了条约之后,诸葛先生没想到贾琮给的钱超过了他的预料。

加上贾琮上次在漱玉馆招标一事,让诸葛先生的人以为贾琮是个懂行的,做事谨慎,自然也不敢有欺骗贾琮的心。

这位诸葛先生的产地离京城不近,虽然不算远,但是以现在的车途还是要走上几天。

贾琮也不便去实地考察,便让诸葛先生每隔半月就将矿洞中的结构和变化汇成图纸,以飞鸽传书的方式送到贾府。

贾琮对生产工具这事儿一窍不通,也只能通过精气值来帮着诸葛他们换取生产工具,以达到尽快开采的目的。

这事儿贾琮只能依赖系统了。

在系统中翻找好几遍,贾琮这才找到了几只防毒面具。

这些防毒面具价值不高,但是剩下几样木质的开采工具,价值却是很高的。

贾琮也只能一咬牙,将这些生产工具收入囊中,便又安排了得力的助手,亲自送到诸葛先生的开采地。

由贾琮亲自写了书信,告知诸葛他们如何使用。

诸葛等人用了这样的开采工具之后,发现既解决了开采的难题,也降低了危险系数,这诸葛先生更觉得贾琮是个神人。

上次进京城,只知道贾琮经营漱玉馆,不知贾琮祖上可否有人做过这门生意。

贾琮既懂得多也能做得多,还真是让人惊讶。

贾琮当然也不会居功自傲,只当这些事儿是他从古书上学习的,这才瞒了过去。

其他人怎么想和贾琮无关,但是贾琮也只能把事情说得再圆满一些,避免这帮人怀疑。

有了贾琮的安排,这煤炭的产量自然也就增长起来,很快贾琮便在诸葛开发原产地建了一座烧制煤砖的砖窑。

这砖窑是借用当地一处人家的居住地,又借用了几名工匠,经过一个月的修缮这才完工。

贾琮派了周如生去看。

周如生回来点头,贾琮这才愿意投产。

这烧制煤砖办法并不简单,贾琮特意告知几人,一定要按照比例和方式仔细配比这才能烧成。

虽说毁了一砖窑的煤砖,但是两次实验之后,这帮人也总算是找到了技巧。

贾琮并没有着急将煤砖运送至京城中,反倒是运到了金陵。...

以贾琮的推算,那边富贵的商户多,富贵人家也不少。

由诸葛带队亲自去那儿推销煤砖,加上贾琮给他提供的营销方式,当街表演,不少人真动了心。

虽说表面上没有找诸葛订货,但是私下里许多大户人家订了不少订单。

煤砖耐潮,不会和木炭一样受到环境雨水影响变得潮湿。

煤砖只需存放到一个地点,等到用的时候取出来就是。

况且南方过冬虽然并没有北方冷。

但因潮湿自然也湿冷无比,加上贾琮推销也用的是京城四大家族的名义,这事儿也就水到渠成,并没有人多问。

贾琮私下里煤砖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自然也就不考虑王熙凤和贾琏怎么想。

在贾琮正准备参加乡试的时候,贾政突然找到贾琮。

贾琮还有些惊讶,上次因为在冯老将军寿宴上闹出一幕,本以为贾政因为贾琮超过贾宝玉去,对贾琮有了芥蒂。

却没想到贾政这次又来请了贾琮过去。

贾琮不知贾政所为何事,去之前还特意准备了。

贾政正坐在书房当中,身旁连个伺候的书童小厮都没有。

贾琮连忙上前帮着贾政研磨,看着贾琮这么有眼色,贾政心里面也稍稍宽慰,知道自家儿子是不上进,对读书是半点兴趣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