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贾琮和贾宝玉围着秦钟身边,贾琮看着群中问的:“弟弟今年几岁了?”
“读过什么书?小字叫什么,家中有几个兄弟?”
贾琮问了一句,贾宝玉又接二连三问了好几个。
秦钟看着贾琮和贾宝玉围在他身边,他小声的回答之后,又有些害羞的缩了缩脖子。
王熙凤看着秦钟的模样对身边的人使了个颜色,这时就看到平儿出去,带着几只金子做的小玩意儿进来,这算是给秦钟的见面礼了。
贾琮感慨,王熙凤真是随时都带着东西,时不时的就要打点下人,这份处事这份细致,是他学不会的。
他在旁边盯着也仔细的学着。
贾琮,贾宝玉,秦钟三人算是找到了玩伴。
王熙凤他们等人在那里打牌,就让他们三个一同到里面去说些他们喜欢说的话。
贾琮和贾宝玉一同到了里边儿,秦钟怯生生的走进来,这时候就有丫鬟婆子们问起。
“爷们儿,可是需要拿些酒水来?”
贾琮看了一眼秦中,怕是秦中这年纪喝不得酒水,随即摇了摇头:“我们今日不用酒,就把果子摆到里面,我们在炕上说话吧。”
贾宝玉已经挟着秦钟的手,一同往前走。
贾宝玉越看秦钟越是喜欢,心中竟然生出自卑之情。
“我见了秦钟弟弟心中欢喜,没想到这天底下竟有你这样精致的人,我就像一滩烂泥。”
贾琮嘴角抽搐就知道,贾宝玉又要说一些痴人梦话,心中听了也是脸色有些尴尬。
不过这其中出身并不算多好,只能算是寒门薄宦之家,跟贾宝玉这种侯门勋贵自然是比不了的。
贾琮也知道秦钟面对他们两人多半是带着小心翼翼的,不过就是这样,也难掩秦钟身上不带桀骜之心。
“宝二哥。”
贾琮小声的提醒他,生怕贾宝玉又说出什么话来,把秦钟给吓到。
秦钟则是摇了摇头不说什么。...
只看到贾宝玉手握着秦钟的手,不肯松了:“早知道能碰到小弟弟这样的人,我竟然不愿意生在王公贵族,若是能和弟弟相见,不枉此生,可惜我这一生生在这儿,用了这些东西,不过是给我白白用了,并不起作用,若是给弟弟用了还能有些用处,偏偏给了我就像是没有用一样。”
贾琮一听便知道,贾宝玉又是在这妄自菲薄,有时不知在想什么,不过看秦钟的模样,也难怪贾宝玉喜欢他。
偏偏这贾宝玉心里面想的多,不知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再看秦钟的模样,两人倒是志趣相投。
“弟弟平日习得什么书啊?”
贾琮忍不住打岔,想让两个人从胡思乱想中清醒过来。
秦中这才回头,方才和贾宝玉一见如故,像是真的好兄弟一般。
听了之后更觉得是高山流水,遇到知己。
这时突然听到贾琮的话,如梦中惊醒。
秦钟慌乱地回答道:“并未学到什么,只是先前老师病故,我便一直在家中有些荒废了,加上家父年迈,如今公务繁多,再也没有说起再请老师的事。”
“如今就在家中温习功课吗?”
贾琮见秦中回答,想了想,想想秦钟的老爹,确实年纪大了,虽然说也是一个清廉士,但是年纪越大,工作越多也是力不从心。
秦可卿嫁入宁国府尊贵之家之后,想必也想让秦中攀上一门亲戚。
“平常功课你只一个人?”
贾宝玉有些爱怜地,盯着秦钟。
秦钟点点头:“不瞒二位哥哥,平日只有我一人在家中温习功课,有时请教家父几句,但是家父年是一个自然是跟不上了,要是能够有一同伴知己相伴左右,彼此讨论或许还能更有进步。”
听到秦中这么说,贾琮明白过来秦钟如何进了贾府的私塾,估计就在于这儿。
是贾宝玉盛情邀请,这次贾宝玉估计也不会错过。
果然贾宝玉立刻开口说道:“我家中都有一处私塾,若是不能再请老师了,家中亲戚便可以来这儿读书,若有其他亲戚关系也可亲家塾读书。”
“还是有此事?”
秦钟的眼睛亮了亮。
贾琮这才说:“之前老师回家去了,如今我们的课业都有些荒废,这几日都在家中温习功课呢,等到过段时间老师自然会再来,再到家塾中读书。”
听贾琮确定秦钟这才明白,估计确实如此。
“从弟弟已经被李祭酒收为徒弟,平日里在家塾中也学一些知识,但大部分时候都要往李祭酒处拜师学艺。”
听贾宝玉这么说,秦钟的眼睛更是亮亮,崇拜的盯着贾琮,虽然知道贾琮有些名声,但是听贾琮已经成为国子监里忌酒的徒弟,那当然和他们这些普通人不一样。
而且看贾琮虽然气质平凡,但没想到腹有诗书,还是有些惊讶。
贾琮谦虚的笑了笑,并没有表示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
“若你愿意倒可以来家中读书,只是我说的不算,要是宝二哥真的同意了,往后和老太太一说,倒也不算是什么难事儿了。”
贾琮给贾宝玉出主意,贾宝玉随即点头,这是好办法。
秦钟一听心里面更是兴奋。
秦钟当然想来贾府中读书,也盼望着能加入。
毕竟秦钟的亲姐姐,已经成为了宁国府的少奶奶,当然他也想进来看看这勋贵之家的不同,这时候听贾琮和贾宝玉邀请,心中一动。
“本来,家父是来替我求情,想让我进家塾中读书,可是因时间繁忙政务太多,家父也不好意思来打扰。”
贾宝玉一听,又见秦钟怯生生的样子,更是怜爱他几分。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儿,你若愿意,便回去禀报了令尊,告知他这事由我去说,就是等我回禀了老太太,老太太当然同意了,况且琏二嫂子也会替你张罗。”
贾宝玉说完这话,秦钟不免联想翩翩,觉得这事就要成了。
他当即点了点头:“这倒好,那还请宝二哥尽快做这事,若是能成必然全了兄弟之情,又能全父母之命,总算是什么都好了,往后你我三人在一块互相讨论,自然事事都能有进步的。”
秦钟已经开始畅想在贾府私塾中读书的美好未来。
贾琮看着秦钟单纯的样子,想秦钟怕是不知道,日后他要经历些什么,不过这样也好,心中想法不多,到时候若真是经历了什么也怪不到别人的头上。
只是看着秦钟这样子,贾琮却觉得秦钟怕是也不会读书的人,若是事事与人讨论,只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苦学,勤学,埋头苦干,有时候才是读书进步的好方法,更何况他们是八股文时代。
再多的思想和抱负都化作了一堆粪土。
贾琮当然不愿意扫了两人的兴致。
贾琮和两人说说笑笑说起这事儿,贾琮也有些兴奋。
“原来琮哥哥就是京城中人人称赞的话本妙公子。”
贾琮摇头,看着秦钟那幅崇拜的眼神,贾琮连忙避开,生怕让贾宝玉看到。
贾宝玉看到恐怕要吃醋了。
“不过就是心中想了许多,故事写下来而已,并算不得上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再说人人心中有故事都可以写下来,只是我这故事恰巧被很多人喜欢。”
贾琮是谦虚,秦钟和贾宝玉当然知道,要是写一个故事能得到那么多人的称赞和认可,就证明了贾琮的能力非常的强悍。
而且贾琮话都这么说了,只是不想让他们觉得有些羞愧,这时候贾宝玉又说到贾琮的奇思妙想。
“上次在冯老将军府上,正巧是冯老将军的寿辰,当时我这弟弟力战群雄,夺得了魁首,还得了冯老将军赐的前朝文房四宝呢。”
贾宝玉对贾琮的夸赞从来都没有吝啬过,贾琮都被贾宝玉夸的不好意思了。
但看贾宝玉神情,贾琮也知道这贾宝玉其实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对心里面认可的人多了一份尊重。
“果然是厉害人物,我就不一样了,平日习得那些书卷就已经很吃力,若今后能得两位哥哥指点,想来我也有进步吧。”...
听到秦钟的期盼,贾宝玉拍了拍秦钟的肩膀让他放心,说这事儿自然包在他们两人身上。
贾琮也不知道贾宝玉怎么这么热情,就因为看到秦钟出淤泥而不染的品相?
“这读书的事儿当然不能着急,你年纪尚小一些,若是着急进步未免有些拔苗助长了,我们也不过就是日日努力。”
贾琮劝了几句,秦钟牢牢记在心上,心中更是高兴觉得认识了两位新哥哥和新朋友,而且不日之后,将来也有机会去贾府中读书,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三个人说了一会儿话,便听到前面尤氏他们来喊人了,看来是已经准备回去了。
一到用罢饭之后,天色早就已经黑了。
“先把秦小爷送回去吧。”
尤氏看了一眼秦钟,见秦钟神色迷离,也不知贾宝玉等人与他说了什么。
再看贾宝玉和贾琮。
贾宝玉和秦钟亲热的不得了,贾琮则是淡淡的。
尤氏又想到贾珍之前说的话,贾琮并非是池中之物,今日一看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