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如何维护俄罗斯的利益,如何在东西方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风起云涌的国际棋局中战胜对手,都成为普京需要衡量和琢磨的。
如今,俄罗斯已经同西方陷入另一个冷战期。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急需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正处于被西方世界抹黑、打压的境地,国际处境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因此普京必须借助具有相近战略利益并处在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抵抗西方世界所带来的这种压力。
在普京刚开始执政时,就将中俄关系的发展当做俄罗斯外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两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之后,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俄中关系的发展与深化。
2010年3月23日,习近平副主席到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俄罗斯总理普京与习近平就多领域事宜达成合作意向。随后,习近平又出席了有关俄中多个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仪式,完成了将近70亿美元的交易。
2010年5月8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随后与普京进行了会谈,再次对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达成多方面共识。
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持续推动下,两国的关系不断深化,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0年11月1日,中俄石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营。中俄石油管道由俄罗斯的斯科沃罗季诺站一直联通到中国的大庆站,管道总长超过1000公里。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俄罗斯每年会向中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协议的有效期限为20年。中俄石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营后,在提高输油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2010年9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并与胡锦涛主席达成了诸多共识。随后,由中俄主导的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联合举办的“和平使命-2010”联合军事演习,以打击恐怖分子为第一要务,进行了多项合成训练。同年11月份,梅德韦杰夫在结束越南访问之后,乘机直达库页岛,然后转机前往南千岛群岛进行了实地考察。此举无疑是在向世界宣布,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的领土。这在日本引起了巨大震动,这无论对日本还是美国都是一次强有力的警告。
当然,普京不仅是一个“硬汉”,同时他还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会单一地亲中或者抗美,他会同世界上任何有利于俄罗斯发展的国家打交道。正因为中俄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处理意见相近,所以正像普京所说的那样,中俄的关系正在稳定地向前发展。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将有利于双方共同抵御西方咄咄逼人的形势,维护中俄的战略空间。中俄关系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并为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提供重要力量。普京认为,俄中是天然邻国,俄罗斯会全方位展开与中国的合作。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国外访问的第一站便是俄罗斯。在莫斯科进行的演讲中,习近平说道:“中俄关系对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十分重要,中俄关系在世界大国关系中是最稳固的。”随后,中俄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两国都要坚决支持对方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
2014年2月,在索契冬奥会上,普京公开发表声明,支持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这也是俄罗斯经济方面逐步“东向”的表现。的确,俄罗斯急需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寻求新的出路,而这条出路就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稀少,但其所具备的发展条件也十分优越,而且这里还有中国、日本、韩国等发展速度很快的经济强国。
同时,普京在军事上也逐渐向东倾斜,并逐渐与中国建立起军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后,俄空军轰炸机在日本首相视察灾区的时候,直接围绕日本海岸线飞行一圈,引起日本朝野震动。俄罗斯与日本的岛屿之争也为中国带来了更多机会,帮助中国缓解了钓鱼岛的压力。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俄罗斯。因此,可以确定的是,中俄关系将会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保证俄罗斯的长治久安,普京已经开始筹建地缘政治组合,准备了应对各种情况的结盟方案。叙利亚反恐、伊朗核谈判、乌克兰战争等等,都表明了一件事情——美国势力开始衰落。美国霸权主义之所以面临着崩盘的局面,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全世界,也因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迅速提升中,同时俄罗斯也逐渐恢复了元气,并拥有了与美国一决雌雄的士气和信心。
普京指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亚太地区在世界中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目前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中心。俄罗斯希望可以搭载亚太地区的顺风车,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扭转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同时希望可以逐步融入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中,积极扩大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因此,在其执政期间,俄罗斯将会推行“东西并重”的外交政策,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外交将会与西方的外交“等同视之”。俄罗斯将会通过各种论坛和峰会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以增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积极拓展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求。
无论如何,俄罗斯最终是否会按照普京设计好的道路走下去,或者是普京执政期间是否可以重振俄罗斯雄风,增加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全世界都在时刻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