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日趋复杂(1 / 1)

普京传 王国章 1857 字 5天前

自出任总统以来,普京让世人感受到的一直是他的硬汉形象。在执政之初,碍于俄罗斯综合实力的不足,普京采取的发展策略基本都十分低调,根本就不跟欧美等国在明面上进行对峙。但是,面对北约方面的步步紧逼,以及俄罗斯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普京开始有理有度地进行反击。而且,双方的斗争愈演愈烈,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在乌克兰问题中全面爆发,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2014年2月,乌克兰首都基辅发生了一场冲突,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这里。很快,乌克兰形势开始恶化,另一场危机正在悄悄地降临。这里的局势发展之所以会引起世界的关注,主要原因就是这里聚集了世界上最强的几股势力,美国、俄罗斯、欧盟等等,这种势力的对抗让乌克兰的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3月1日,为了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以及生活在乌克兰境内俄罗斯人民的安全,普京向议会申请对乌克兰用兵。乌克兰政变直接导致了亚努科维奇政府的倒台,因此对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用兵的决议,亚努科维奇十分支持。当天,乌克兰东部的民众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反对乌克兰的现任政府,要求俄方尽快采取军事行动。乌克兰局势动**,其中必然有欧美等国的推波助澜。而乌克兰紧邻俄罗斯本土,对于美国而言,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美国一旦掌控乌克兰,将对俄罗斯本土形成重要掣肘,在双方对抗中获取更多的主动。但对于普京来说,他绝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因此,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普京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

这是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次决定通过军事行动来稳定国家周边的局势。虽然2008年俄罗斯也曾对格鲁吉亚用兵,但当时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盟国不受侵略,而这次出兵乌克兰更多的是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保护俄罗斯人民的生命不受威胁。乌克兰局势的动**,也是欧美等国对普京政府以及俄罗斯的直接挑衅,属于美国称霸世界的一项重要举措。

乌克兰问题,冲突日益加剧,最后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开始介入,使得乌克兰局势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国际势力也开始频繁介入,俄与欧美两大阵营开始在乌克兰摆阵对垒。两大国家政治势力角逐的公开化,让乌克兰陷入内战边缘,整个国家局势变得更加动**。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乌克兰问题将会成为影响世界稳定与和平的关键问题。

亚努科维奇政权被推翻之后,“亲欧”派势力把持了乌克兰政权。对普京而言,这种情形已经威胁到了俄罗斯本土。本来,乌克兰是独联体国家。一旦乌克兰加入欧盟,将会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独联体之间的平衡关系也会被打破,渐渐成为欧盟和美国的军事要塞。欧盟的军事部署,让普京感受到了强大的威胁。于是,在普京的命令下,俄罗斯陈兵15万于俄乌边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况。

乌克兰局势的复杂变化,对乌克兰自身的走向也带来很大影响,因为任何一个选择都足以让其向着相反的方向走下去。可能引发的内战让乌克兰人民忧心忡忡,焦虑不安。随着各方势力角逐的全面展开,乌克兰形势在各大阵营交锋中不断起伏。不过,俄罗斯的动作要比欧美快上一步。

3月18日,普京与克里米亚总理以及塞瓦斯托波尔主席达成协议,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正式加入俄罗斯。在双方阵营对峙的关键时刻,乌克兰形势再次发生突变,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普京倾斜。

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的“闪电”式合作,让欧美等国措手不及,疲于应付。普京执政之初,曾向欧美等国主动示好,争取让俄罗斯在国际上拥有更加和谐的关系。但是,欧美阵营对俄罗斯采取了多方面压制策略,企图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压制。作为强硬派的普京,得知西方世界的态度后,立即采取了更强硬的措施,以此来使俄罗斯免于遭受潜在的军事威胁。对于普京来说,发展俄罗斯的经济是十分重要的,但保证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同样重要,俄罗斯必须遏制美国称霸世界的举措。

乌克兰局势让俄方阵营与欧美阵营的“隔空斗法”持续了好几个月,普京因为动作快人一步,所以取得了暂时性胜利。但是,欧美阵营必然不会善罢甘休,逐步展开对俄罗斯的多方面制裁,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普京知难而退。

2014年7月,欧美阵营数次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各方面制裁,并制定出一份制裁名单,制裁普京的“核心圈”。欧美阵营采取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震慑俄罗斯,逼迫普京退却。

随后,西方媒体对欧美制定的制裁名单进行了详细报道,透露出受到制裁的大多是普京身边的亲信,其中包括俄罗斯政界、商界等多方面的知名人物。

在这份制裁名单中,商界知名的石油供应商格纳迪·季姆琴科在俄罗斯的能量最大,名列俄罗斯富豪榜第12位。全球知名的贡尔沃公司就是由季姆琴科牵头创办的。同时,他还拥有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一部分股份。资料显示,贡尔沃公司的年收入达到近千亿美元,而季姆琴科是普京最信赖的合作伙伴之一。同时,制裁名单上还有从小和普京一起练习柔道的阿尔卡季·罗滕贝格与鲍里斯·罗滕贝格两兄弟。三人的柔道老师都是拉赫林,因此三人从小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罗滕贝格兄弟就是普京在商业领域的代言人,他们是普京在经济上的最大支持者之一。与季姆琴科一样,罗滕贝格兄弟的财产也来自于俄罗斯的能源企业。他们的企业都受到了普京的庇护,在这种优势条件下,他们各自的企业都获得了极大发展,并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都尽心尽力地服务于普京。

当然,美国与欧盟的制裁远不止这些。对普京“核心圈”的制裁仅仅是“开胃菜”,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才是实际手段。在美国与欧盟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贸易禁运,中断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在美国的外交策略中,当外交手段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其往往会采用经济制裁手段。美国的综合国力在全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因此,美国具有充足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资本与全球范围内的任何国家展开对抗。然而,在西方的一些主流媒体看来,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因为经济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对西方国家而言,这种制裁不但会伤及自身,而且是伤害要多于好处。有些媒体甚至认为,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没有任何用处,反而逼迫普京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对抗到底的特殊化道路。

另外,普京手中还掌握着反抗欧盟制裁的最有效砝码——资源,俄罗斯周边国家以及欧美等国都在天然气问题上高度依赖俄罗斯。面对西方的制裁威胁,俄罗斯常常利用手中的“资源武器”对欧美国家进行一番敲打,这让欧美等国十分忌惮。在普京眼里,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展开的经济制裁没有太大用处,他对对方的这种手段“不屑一顾”。

自从乌克兰局势产生动**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来,美国已经开始将自己主要的军事力量转向亚太地区,因为在美国政坛上总有一股势力在宣扬中国威胁论,所以他们准备将主要矛头对准中国。但是,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国际形势,最终认定俄罗斯才是最危险的竞争对手。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除了在经济上制裁俄罗斯之外,必然还会在政治上对俄罗斯政府施加压力。

对于普京而言,维护国家利益才是首要任务。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带来的威慑,普京毫不屈服,果决地对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使用了武力。在普京看来,如果美国和欧盟一旦对俄罗斯实施了军事包围,那么俄罗斯必然会处处受制于人。

尽管普京一直在强调会保持除克里米亚之外乌克兰领土的完整,但欧美等国根本就不相信。在美国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政治的焦点都会放在乌克兰问题上。因此,尽管北约的东扩计划在普京的强硬措施之下遭到重挫,但欧美等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虽然俄罗斯独联体阵营和北约阵营僵持不下,但是双方对乌克兰的人道主义援助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014年9月20日,普京政府决定向乌克兰东部派遣救援队,这是俄罗斯第三次向乌克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这次的援助队总共有200辆卡车,车上载有食物、水、药品、衣服等各项生活必需品,共计2000吨。在这支车队进入乌克兰境内时,曾多次邀请乌克兰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例行检查,但对方拒绝检查并直接放行。

2015年2月15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与敌对的乌东部方面的领导人同时下令双方在15日凌晨执行欧美等国制定的停火协议,停止战斗。然而,停火还不到两小时,顿巴斯地区的炮火声再次响起。乌克兰政府军再次发起对乌民间武装的攻击。

随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武装指挥巴苏林称,民兵被迫对乌克兰政府军的袭击展开自卫还击。

2015年2月25日,随着乌克兰军事冲突的加剧,俄罗斯在俄乌边境空投2000名伞兵,并进行了紧急军演,主要演练的就是防御作战。此前,北约的多国部队已经在爱沙尼亚的边境小镇上举行了阅兵仪式。《环球时报》报道,俄罗斯独联体与北约阵营的对抗将贯穿整个2015年,并且都没有可能主动收手。

自冷战之后,世界格局出现新的变化,而乌克兰政变的发生,使这种局势变得更加混乱。在乌克兰,俄罗斯将与北约阵营展开更加深入的长久对抗。这种明争暗斗形势的出现必然会使世界出现新的冷战格局,同时将会对世界安全与稳定带来重大威胁。在乌克兰地区,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引发一连串影响,因此,俄罗斯独联体和北约阵营在采取动作时都十分小心谨慎,极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