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到2008年,普京担任了两届俄罗斯总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不得连任超过两届。尽管普京仍然具有很高的支持率,无奈之下,只得离开克里姆林宫,将总统之位让于梅德韦杰夫。卸任总统之后,普京并没有闲着,再次担任俄罗斯总理,继续为实现强大的俄罗斯而奋斗。
回顾八年的执政生涯,普京拥有非常高的民众支持率。在竞选初期,普京的支持率只有31%。然而,到了11月份的时候,支持率高达80%。此后,普京的支持率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支持率的高水平,体现了民众对于普京的拥护和支持。在八年执政期间,俄罗斯的经济得到明显恢复,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摆脱了苏联解体后的疲软。对于民众来说,普京的上任,让他们对俄罗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2008年,随着梅德韦杰夫的成功当选,以及普京重回总理之位,俄罗斯的政坛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之间,两人的关系在“领导与下属”间转换。虽然表面上如此,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普京仍然是俄罗斯最大的掌控者,而梅德韦杰夫更多的是担当助手的职责。
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说,普京重回总理之位,可以继续活跃在俄罗斯政坛,继续为实现强大的俄罗斯而奋斗。在俄罗斯人民看来,普京是复兴俄罗斯的重要人物,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希望。
1999年,普京担任过俄罗斯总理,而这一次,是重回总理之位。与第一次相比,国际国内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次担任总理时,普京只获得了叶利钦的支持,并没有获得民众的认可。为了保住这位潜力很大的政治人物,叶利钦对普京给予了很多支持,并希望俄罗斯民众也给予这位政坛新人更多的支持。叶利钦甚至宣称,在普京的带领下,俄罗斯的振兴有望。
重回总理之位时,普京已经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在国家杜马,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保有绝对的控制权。
首次担任总理时,普京的权力仍然会受到叶利钦的制约,并没有掌握主动权。第二次车臣战争,为普京赢得了广泛支持,树立了其在俄罗斯政坛的权威。在战争期间,普京多次深入前线,显得非常强势。所有的这些行动,都为普京进驻克里姆林宫铺平了道路。
重回总理之位时,普京虽然已经不是直接的领导人,但很多部门的负责人仍然是他的旧人。与格鲁吉亚战争爆发之后,普京迅速来到战争最前线,展现了其强势的政治风格。同时也显示,普京仍然对俄罗斯具有掌控权。
首次担任总理时,普京显得谨言慎行,并没有太过暴露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了获得支持,普京继续实施前任的政策和措施。那个时候,普京还是一个政坛新手,并没有对政府部门进行大的变动,以保持稳定为主。与后来的强硬手腕相比,普京显得如履薄冰,说话十分谨慎。普京多次对外表示,俄罗斯的权力属于总统。
重回总理之位时,普京仍然强调延续自己的政策和措施,保持稳定性。在一些关键部门中,普京依然留任很多旧人,保持足够的控制力。在人员任用上,普京对总理府进行了扩充。
1999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理时,1998年的经济危机刚刚缓解。而这一次,普京将要面对来势汹汹的全球经济危机。因此,普京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对于普京而言,总统与总理的职务无关紧要,继续为俄罗斯服务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即使在总理的职位上,普京依然能够施展自己的政治能量,为振兴俄罗斯经济,重振俄罗斯的大国雄风而继续奋斗。也许是个性使然,在公开场合,总统梅德韦杰夫显得更加温和,而总理普京依然十分强势。
即使是总理,普京依然是俄罗斯执政党的领袖,对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控制权。在民众的支持率中,身为总理的普京依然处于第一位。
尽管离开了象征着最高国家权力的克里姆林宫,但普京在外交等领域依然十分活跃。
在访问法国时,法国总统萨科齐习惯性地称之为“总统”,而普京报之一笑。身为总理,普京连续对意大利等国进行了访问。在莫斯科,他仍然接待包括日本首相在内的贵宾。
俄罗斯宪法规定,对外政策和关系主要由总统制定和负责,并出席各类国际活动。但是,担任总理的普京依然是对外关系的制定者。在对外关系中,普京还是那个最终的决定者。
在俄罗斯的外交关系中,普京无疑是最从容的那一个。在他身上,洋溢着无限的个人魅力,硬汉气息十足。在必要时,他会适时地展现一下自己的肌肉,让对手胆寒。面对各种复杂的外交环境,他应付自如,有着自己的特有模式。在拜访英国女王时,他身着一身燕尾服,英伦绅士风度十足。在访问日本时,他可以将日本柔道高手摔得十分难堪,也可以被小女孩摔倒在地。参观中国少林寺时,他将小沙弥轻松地扛在肩上。在外交活动中,他善于利用个人的魅力来推进俄罗斯的外交建设。对于普京来说,最大限度地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即使退居为总理,普京依然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与各方外交资源,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为早日重现俄罗斯的大国雄风努力着。
面对普京的“强硬派”与梅德韦杰夫的“温和派”,有外国记者曾经直接问道:“尊敬的普京先生,为了更长远的2012年的总统选举,您会选择一位相对软弱的‘接班人’吗?”
面对外国记者的刁难,普京坦率地说道:“不管是从我的个人角度,还是整个国家的角度,都不希望未来的总统是一位软弱的人。未来的俄罗斯总统,肯定是一位具有独立意识,肯为国家奉献的人。总统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其责任也是非常大的。在执政期间,我尽量使得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摆脱疲软的状态,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因此,我很难亲手毁掉自己的成果。”
2012年,普京的总理任期也将宣告结束。在最后一次的内阁会议上,普京进行了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四年来的工作成果。与担任总统相比,作为总理的普京更加关注俄罗斯的经济问题,把民生作为基本的施政方略。在会上,普京肯定了政府各部门在经济、社会等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
面对未来的政治、经济形势,普京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继续为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而不懈奋斗。对于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普京予以了高度肯定。在四年的总理任期中,普京的政治影响力依然十分广泛。与以往相比,普京在经济领域有所突出,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在总理任期内,普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2009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大跌近8%,俄罗斯的经济形势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遏制住经济下滑的趋势,普京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开展各项民生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渐渐扭转了经济形势。
2008年到2012年,在普京的经济刺激计划下,俄罗斯的投资规模大幅增长,经济形势得到明显好转。2011年和2012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均超过了4%,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在四年总理任期中,加入世贸组织是普京的最大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