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本来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说到格鲁吉亚,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斯大林。作为苏联的传奇人物,斯大林曾经领导苏联人民战胜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苏联人民的心中,斯大林一手创建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为人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然而,在象征和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曾经同为兄弟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拔刀相向,引发了一场被称为“五日战争”的军事对抗。格鲁吉亚的屡次挑衅,引起“北极巨熊”的不满,在忍无可忍之下,俄罗斯对格鲁吉亚进行了一番教训。
南奥塞梯自治州,位于格鲁吉亚境内,那里以俄罗斯裔为主,他们多次提出与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共和国合并。基于这样的政治诉求,他们一直以来与格鲁吉亚争斗不断。早在1992年,四个方面曾经达成一个协议,组成维和部队,在争议地区维持治安。但是,南奥塞梯一直不安心,屡次在相关地区制造摩擦,使得该地区动**不安,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
北京奥运会前夕,关于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的摩擦已经传出。对于即将召开的象征和平的北京奥运会,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向俄罗斯和南奥塞梯承诺,绝不会在此期间制造事端。但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是,当全球人民都沉浸在奥运会的和平氛围中的时候,萨卡什维利违反承诺,擅自进攻南奥塞梯。由于之前格鲁吉亚的承诺,所以俄罗斯也对其放松了警惕,而普京正在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
在开战后的十几小时里,格鲁吉亚掌握着主动权,于是,很快就击溃了南奥塞梯的军队,直逼其首府茨欣瓦利。当时格鲁吉亚被胜利的果实**,加上美国的承诺,于是,开始攻击驻扎在附近的俄罗斯维和部队。恣意妄为的格鲁吉亚军队,完全没有把俄罗斯军队放在眼里。
可能是被胜利熏昏了头,格鲁吉亚完全没有顾及与俄罗斯在实力上的差距。格鲁吉亚只有区区两万人的军队,百余辆坦克,不足十架的战斗机,远远不是强大的俄罗斯军队的对手。况且,格鲁吉亚的装备十分落后,在军事能力上完全被俄罗斯压制。从这个角度来说,格鲁吉亚想要挑战俄罗斯,无异于以卵击石。
8日下午14时,普京在参加完奥运国宴之后,会见了该地区的领导人,并发表了公开谈话。普京表示,对于格鲁吉亚的行为,俄罗斯人民是无法忍受的,将会采取报复行动。一个小时过后,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前结束了休假,迅速赶回克里姆林宫召开俄罗斯国家安全紧急会议,决定向格鲁吉亚军队发动反击。俄罗斯军队反击的速度之快,让全世界都十分震惊。
在梅德韦杰夫下达命令的十几分钟之后,俄罗斯军队开始进入南奥塞梯境内。并在半个小时后,直指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俄罗斯以强大的火力压制,对格鲁吉亚形成了围攻之势,其军事行动之快速让人惊讶。很快,俄罗斯军队便将格鲁吉亚分成两个部分,胜利已唾手可得。
此时,格鲁吉亚军队意识到了危险,开始撤离南奥塞梯,试图返回国内。但在俄罗斯地面部队的压制下,格鲁吉亚的军队显然成了俄罗斯空军练习的靶子。在其后退的道路上,被摧毁的坦克,各种运输车、汽车随处可见。萨卡什维利无法忍受俄罗斯强大的空军打击,多次向外界表示抗议与反对。
一天之后,当普京从北京飞抵北奥塞梯时,迫于俄罗斯空军的压力,萨卡什维利宣布停火。8月13日,双方经过谈判,宣布全面停火。
让萨卡什维利失望的是,在与普京的较量中,自己完全落于下风,毫无还手之力。由于格鲁吉亚的冒进,不但失去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慈,还被俄罗斯牢牢地掌握在手中。格鲁吉亚想要加入北约,已经是痴人说梦。对于萨卡什维利来说,俄罗斯的反应之快让他十分惊讶。而此次事件更让世界各国吃惊,他们没有想到,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武装力量竟然还保持着如此高效的组织能力。
而格鲁吉亚对抗俄罗斯无异于以卵击石。在冲突发生后,普京的态度十分强硬,下令迅速对格鲁吉亚发动进攻。而在俄罗斯军队的狂轰滥炸之后,格鲁吉亚毫无还手之力,最后不得不撤军。
那个时候,萨卡什维利完全将希望放在了欧洲国家的身上。对于格鲁吉亚的鲁莽,普京说道:“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一旦缺少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欧洲将会陷入停滞。”由此可见,格鲁吉亚寄希望于欧洲,而同俄罗斯作对,显然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