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科斯大亨引火烧身(1 / 1)

普京传 王国章 1268 字 5天前

在普京的肃寡行动中,尤科斯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事件是第三号目标。

2005年5月31日,旷日持久的尤科斯案正式宣判,尤科斯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判处9年监禁。这一事件最后的结果表明,在与寡头的博弈中,普京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

“七大寡头”的代表性人物别列佐夫斯基曾经说过,每位政治家都有自己的身价,但都被他收买了。不过让寡头们意想不到的是,决定一生的豪赌最终赌输了。在普京就任总统之后,别列佐夫斯基成为第一个被驱逐的寡头。

当尤科斯石油公司等国有资产落入霍多尔科夫斯基等寡头之手时,俄罗斯人民陷入了水身火热的生活中。在苏联解体之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崩溃,使得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变得日益困难。特别是叶利钦主导的私有化行动,更是被称为“合法的抢劫行动”,权贵与寡头们沆瀣一气,掠夺国有资产。

2000年,心灰意冷的俄罗斯人将普京推举为总统。在俄罗斯民众看来,这位克格勃的官员,与戴着“民主与自由化”帽子的政客有着显著不同。

而普京也十分清楚,寡头是民众们最为忿恨的对象。因此,在施政演讲中,普京就表示一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把惩治寡头作为政府的主要目标。因此,可以说普京与霍多尔科夫斯基之间的较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对于铲除寡头的决心。尽管普京向寡头们承诺,假使他们继续合法经营,国家会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但可惜的是,寡头们没有将这一警告当回事,而是继续为所欲为,不断挑战普京的政治底线。

在“七大寡头”纷纷倒下时,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策划了决定其一生的赌注——挑战普京的权威。而恰好在这个时候,普京政府也看中了尤科斯上百亿的资产。于是,一场令世界瞩目的大战爆发了。对决者普京与霍多尔科夫斯基,一个是俄罗斯最有权力的人,一个是俄罗斯最富有的人。其实,自普京上台开始,这场较量就已经展开。当然,最后权力战胜了金钱,霍多尔科夫斯基成为阶下囚。

当时,在“七大寡头”中,古辛斯基与别列佐夫斯基遭受重创,被迫流亡海外。作为他们的盟友,霍多尔科夫斯基整日不得安宁。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后,他决定摸一摸老虎的屁股,对普京进行反击。

2003年,霍多尔科夫斯基抓住政府陷入贪污丑闻的机会,对普京政府进行公开抨击。在媒体上,他大放厥词,企图颠覆民众对政府的认知。同年,俄罗斯宣布开征燃料税,这为霍多尔科夫斯基又增加了对抗普京的筹码。在公开场合中,霍多尔科夫斯基多次表示对反对党的支持。他甚至还表示,在意识形态上,与反对派更加接近。因此,自己会对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对于霍多尔科夫斯基来说,尤科斯是源源不断的摇钱树。1995年,霍多尔科夫斯基以3亿美元的低价收购了尤科斯80%的股份。仅仅两年过后,尤科斯的市值就突破了90亿美元。2003年,尤科斯与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合并,尤科斯一举成为俄罗斯第一,世界第四的石油公司。尤科斯有近20万名员工,原有产量与出口量占据俄罗斯总量的10%和18%。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掌握在私人手中,这是普京对霍多尔科夫斯基下手的最重要原因。

更让普京政府无法接受的是,霍多尔科夫斯基试图将尤科斯公司40%的股份出售给美国埃克森公司。这一举动,威胁到了俄罗斯国家的整体石油战略利益。倘若这一协议达成,美国将会控制俄罗斯的能源体系。所以,普京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作为俄罗斯首富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步入政坛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因此,他不断在议会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另外,他还花费巨资帮助反对党。更让普京无法忍受的是,在2002年的议会下院中,霍多尔科夫斯基竟然直接对其代表进行遥控,组织法律的通过。

当普京从杜马主席口中得知这一消息时,十分愤怒。对于强硬的普京来说,可以容许异见分子的存在,但是不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而在随后的总统和杜马选举中,霍多尔科夫斯基又直接对普京进行政治攻击。

2003年9月,霍多尔科夫斯基收购了著名的《莫斯科新闻时报》。他开始起用很多与普京政见相左的人。甚至传言,他将会与普京竞选总统。原来,霍多尔科夫斯基就一直密谋将俄罗斯转变为议会政治体系。在这种体系之下,作为犹太人的他,可以有权力参选总统。为此,他开始积极地运作改变原有的政治体系,为自己的权力梦想添砖加瓦。

在普京看来,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首富身份倒不是威胁,而是他雄心勃勃的政治抱负。事实上,普京对霍多尔科夫斯基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在正式逮捕他之前,普京从很多方面对他进行了警告。在普京看来,寡头不能干政是底线,这绝不能触碰。

2003年,俄罗斯有关部门传讯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借此对他进行警告。然而,霍多尔科夫斯基并没有屈从普京的威慑,而是继续我行我素,并随后开始大肆攻击普京政府,其攻击之势同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次的公开与普京叫板,是霍多尔科夫斯基试图做的最后挣扎。

2003年10月25日,俄罗斯检察院正式拘捕了霍多尔科夫斯基。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俄罗斯各界人士的反对。同样作为寡头的盟友,几乎所有的财团都表示反对,许多政治力量也借此表达自己的诉求。一时间,抓捕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行动,似乎让普京政府陷入了被动。

10月27日,普京发表公开谈话,表示:“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特权。”普京同时表示,拘捕霍多尔科夫斯基是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进行的,符合俄罗斯宪法规定。在紧接着的11月国家杜马选举中,普京的党派获得了压倒性胜利,这为普京提供了足够的支撑。

2005年,随着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判刑,尤科斯事件以普京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对于普京来说,尤科斯事件绝对是其肃寡行动中的标志性事件,其奠定了整个肃寡行动的基调。

在尤科斯事件中,政权与财阀之间相互斗争,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裂变为政治问题。尤科斯事件的发生,正好处在俄罗斯总统选举与杜马选举的关键时期,对俄罗斯政局造成了巨大影响。最终,在政治与经济问题的裹挟下,以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落败,普京的完胜而宣告结束。

尤科斯事件对于普京来说,是同叶利钦时代的彻底决裂。借此,普京彻底打击了雄心勃勃的寡头们,恢复了俄罗斯政局的稳定。在整个事件的进行过程中,也充分凸显了普京铁腕、强硬的政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