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克洛德·莫里亚克(1 / 1)

克洛德·莫里亚克,小说家、评论家、散文家,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之子。1914年出生于巴黎,大学期间学的是法律,1941年获得法律博士学位。

莫里亚克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这与他的出身和经历有很大关系。父亲是当时法国文坛上最负盛名的作家,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童年时期的莫里亚克在父亲的督促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莫里亚克青年时期,父亲开始悉心指导他阅读一些有关心理描写的书,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乔伊斯等心理描写大师们的作品让莫里亚克如醉如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莫里亚克追随戴高乐,1944年成为戴高乐的特别秘书,直到1949年,前后长达5年。另外他还与哥克多、纪德等众多名人有过接触。与名人的接触,深深地影响了莫里亚克的创作。

1949年以后,莫里亚克开始从事新闻和文学创作,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他长期为《费加罗报》《快报》撰稿。1914—1953年创建并领导《自由》杂志,从1978年起又为《世界报》撰稿。

1957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所有的女人注定要倒霉的》问世,这是一部很有创见的“新小说”。这部作品共有四个片段。每个片段在时间上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小说唯一的人物是贝尔特朗·卡尔内儒。前三章描述的是他三十至四十岁之间不同时期的生活。第四章描写的是他二十五岁前后的生活。这是一个矛盾的时间安排,从时间顺序上来说,最后一章应该被视为第一章,但这种时间上的回顾是作者刻意的构思与安排。它不仅有助于主人公贝尔特朗·卡尔内儒了解强制性的意象或模糊记忆的本来面目,而且有助于他明白意象和记忆的本质意义。作者不仅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共时性,而且很好地把握了时间的历时性。

继《所有的女人注定要倒霉的》以后,莫里亚克连续发表了《城里的晚餐》《侯爵夫人五点出门》《扩大》。这四部小说被作者统称为《内心对白》。在这四部连环小说中,作家颠倒了时间的过去和现在。小说几乎没有真正的人物,所有的故事以时间为纲全面展开,充斥着大量的内心独白。作品充分体现了新小说的创作特点。

作为评论家,莫里亚克采用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他的文学批评不注重作者而只看重文本,通过使用同一个文学系统对不同形式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他的第一部批评著作——《地狱神秘性导论》和后来的《安德烈·布勒东》《普鲁斯特自评》《今日的人和思想》以及评论卡夫卡、格利耶、布托尔、贝克特的《现代反文学》,都是这种批评方法的生动体现。

莫里亚克的小说有新小说的一般性特点又有自己先锋的实验性质。首先,善于运用剪接手法。《静止的时间》是一部回忆录性质的小说,是由作家对自己所接触的名人(哥克多、纪德、戴高乐,尤其是他的父亲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回忆构成的。他别出心裁地对多年来所写的日记进行了随心所欲的剪辑,把日记的时间彻底打乱,然后再根据某一事件、某一主题或某一思想观点重新加以排列组合。这是一部时间打乱的有关真人真事的回忆录。其次,大量的内心独白的运用。莫里亚克的笔下,明显带有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的影子,特别是他们对人物的内心描写。在《所有的女人注定要倒霉的》和《城里的晚餐》里,他描写了大量人物对话中暗含的潜对话、内心独白和内心对白。在《侯爵夫人五点钟出门》里,他进一步将这种技巧变得复杂。因为进行交流的人不再是两个彼此不讲话的人,而是一群素不相识的、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他们在十字路口通过目光的交流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和无声的回答。

莫里亚克在创作上,特别是在心理描写和潜对话的运用方面,受到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及同是新小说家的娜塔丽·萨洛特的影响。但他又是一位创新的作家和评论家,特别是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提出了“反文学”的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法国的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