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读解
《一站到底》打破了以往答题类节目的固定模式,而采用了攻擂的形式让选手进行知识竞答,激烈对抗。《一站到底》中,挑战者以PK的方式获得别人手中的奖品,一旦失败,就掉下擂台。能否“一站到底”,成为节目中最大悬念。《一站到底》是知识与智力的竞技擂台,也是学习的课堂。
一、节目概述
中文名称:一站到底
外文名称:Who’s Still Standing
节目类型:益智答题类、生活服务类
主持人:李好、郭晓敏
主要嘉宾:普通百姓或明星
播出频道:江苏卫视
在线播放平台:爱奇艺、搜狐、乐视、腾讯视频、PPTV
开播日期:2012年3月2日
播出时间:每周一21:20
节目时长:60分钟左右
播出状态:播出中
《一站到底》是江苏卫视于2012年3月2日起推出的一档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节目采用场上参与者分别单独厮杀的模式,让不同职业、社会标签的参与者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知识竞答。每期节目中有年龄层次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10位守擂者和1位攻擂者参加,他们以PK的方式获得别人手中的奖品。每期参赛选手和挑战者需要在20秒内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参赛选手答对则继续游戏并赢得奖励,20秒答题时间用完并答错的话将会掉下舞台并需交出奖励给挑战者;如果挑战者答错也会掉下舞台并需交出奖励给参赛选手,此时参赛选手自动成为挑战者。如果最后只有挑战者留在舞台上的话,可以选择再回答5个问题赢取免费旅行大奖,或者把所持有的奖品带走。能否“一站到底”,成为节目中的最大悬念。
二、传播源流与路径
《一站到底》是通过购买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同名游戏节目(Who’s Still Standing)版权并进行改造而形成的。而美国版的《一站到底》又源自于以色列同类节目的改编。经过中国本土化改造的《一站到底》变成新的益智攻擂节目,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又充满悬念。节目由李好、郭晓敏夫妻二人主持。《一站到底》开播之后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与原版不同的是,该版本的奖励是电器产品(大奖为免费旅行),而非现金奖励。
相较以往的《开心辞典》《百万富翁》《三星智力快车》等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打破了《开心辞典》那种选手与主持人对抗的模式,而采用了攻擂台的形式让选手之间进行激烈对抗。《一站到底》中答题错误的选手会马上掉下舞台,接受惩罚。制片人介绍说:“《一站到底》注重题目的娱乐性,不是为难选手,不管学历高低,都有可能击败对手,创造奇迹。”
《一站到底》作为江苏卫视“幸福节目带”中周播档的后起之秀,从2012年3月2日起,每周四、五22:00在江苏卫视播出;从2015年1月5日起,改为在江苏卫视每周一21:20播出。与此同时,节目还通过爱奇艺、搜狐、乐视、腾讯视频以及PPTV等在线播放平台转播,获得了较广泛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一站到底》自开播以来,在坚持每周节目制播的基础上,还策划制播了多期特别节目。在此列举如下几期节目。
诸神之战——2013年2月21日,《一站到底》把节目开播一年间登台的选手中答题水平最强的10位代表人物集结起来,进行一场巅峰对决。可以说,“诸神之战”展示了《一站到底》答题赛当时的最高智慧水平。
校园风云争霸赛——2013年7月,《一站到底》“校园风云争霸赛”开播,全国顶级高校精英云集,才子佳人各显神通。在现场对决中不仅激烈答题,而且还唇枪舌剑激烈争辩,给众带来一场精彩的答题盛宴。
英雄联盟——“英雄联盟”第一季:2014年初,江苏卫视将《最强大脑》创新模式运用到《一站到底》中。从经过一场又一场答题洗礼的星级站将中,再选出6位星级站将,最后对决选出“大满贯站神”。“英雄联盟”第二季:《一站到底》节目组在2015年羊年春节到来之前,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推出《一站到底·英雄联盟》第二季“穹顶之上”。“穹顶之上”在选手选择上阵容更强大,除了星级站将们回归,节目组还召集了在《幸运52》《天才知道》等全国十八档益智答题节目中的最强者来到《一站到底》的答题舞台,进行对决较量,决出胜利者“题王”。
小学时代——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之后,节目组在2014年10月23日推出“小学时代”。选手是小学生,选题都是小学1~6年级测验里出现的题目。从考题难度到求助方式上,“小学时代”都带给了观众焕然一新的感觉。
世界名校之战——2015年节目组走遍18个国家的45所名校,邀请全世界的华人、名校的学子齐聚到《一站到底》这个舞台上。“世界名校之战”于2015年7月13日开始,选出全世界优秀的华人学子进行答题盛宴。
三、主要社会影响
2014年底,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在2014年亚洲电视大奖评选中,获得最佳益智类节目提名。虽然只是提名奖,但是对于《一站到底》节目组来讲,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因为这是“《一站到底》开播以来第一次走出国门,跟全亚洲所有优秀的电视节目进行同场竞技和比拼”。
从2012年3月2日到2015年10月19日,《一站到底》共制作播出250期。回顾以往,《一站到底》硕果累累,从“英雄联盟”到“小学时代”再到“世界名校之战”,《一站到底》给热爱益智答题的观众交出了一张成绩斐然的报告单。我们相信后面的时间里,《一站到底》会如自己的名字一样在益智答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但一站到底,还不断实现华丽转身。
总结一下,《一站到底》之所以会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取得很好的成效,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第一,游戏规则创新。节目打破了十年前人气益智节目《开心辞典》那种普通百姓与主持人对抗的模式,而采用打擂台的形式让选手之间进行激烈对决。这种对规则的创新,更有“火药味”,选手间的互相对决比选手与电脑之间的对决更具可看性。
第二,答题模式创新。每一场挑战,从一对一的对抗到一对多的车轮战,结局始终充满悬念。小人物成就大英雄的奇迹随时发生。人和人的较量又让这个益智类的节目充满了故事性,引人入胜。
第三,主持人选创新。《一站到底》除了采用李好作为男主持外,还大胆采用李好的妻子郭晓敏作为女主持,使得这档节目拥有中国首个夫妻档主持阵容。这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也为《一站到底》创造了一定的话题性。
第四,受众广泛。无论是参加节目的选手还是坐在家中看电视的受众,无论儿童还是老人,都可以成为《一站到底》的忠实粉丝。
四、阐述与评价
对《一站到底》这个节目,有喜欢、支持的,也有不喜欢的。对于网络上的一些评论,不应该盲目跟风,而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网友评论:“江苏卫视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不益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观点呢?有人对此做出评论说,这种强调记忆,强调记忆五花八门的天文地理知识、娱乐八卦的节目对于知识工作者能力的提升完全没有价值。有人还认为,该节目对不具备判断力的学生和家长甚至产生了误导: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就是人才,就更有竞争力,这其实是个不小的误区。
对于这样的评论,我们可以辩证地看:一种观点是,益智答题节目依托电视媒体的传播,本身带有一定的娱乐性。例如,节目中表现特异的嘉宾,选手的阐述以及选手之间的对话,包括节目中题目的设置,都要符合电视节目表现的要求。另一种观点是,现在大多数节目的目的并不是去提升观众的个人素养,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节目本身的商业价值。例如,《一站到底》对胜利者最后的回报就是丰厚的大奖,这就要求我们去探讨、去反思每一档节目诞生背后的背景。只有在深刻了解了它的背景后,我们才能知道一档电视节目的好坏,才能认识到它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大小。否则,在对某个节目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们所做出的种种评论都是空谈。
五、阅读延伸
[1]柯妍.《一站到底》:大众文化的持续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8).
[2]黄艳.浅析益智类节目的形态变化——从《幸运52》到《一站到底》[J].媒体时代,2012(9).
[3]房远.《一站到底》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
[4]房远,张武琪.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9).
[5]罗茜.电视娱乐节目的品牌营销——以《一站到底》为例[J].新闻世界,2013(4).
[6]杨一楠.从受众心理看《一站到底》的成功之处[J].新闻世界,2013(8).
[7]卢妍君.益智益民,精彩绽放——电视节目《一站到底》的特色及启示[J].电影评介,2013(1).
[8]安晓燕.《一站到底》:国内电视益智节目的新变化[J].创作与评论,2013(4).
[9]沈杏培.益智类节目的叙事机制与创新探析——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为例[J].中国电视,2013(1).
[10]王丹.浅谈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形态变化——从《开心辞典》到《一站到底》[J].新闻世界,2013(7).
(吴竞韡,孙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