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出你的故事(1 / 1)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读解

《鲁豫有约》是由我国香港地区的凤凰卫视精心打造的电视访谈类节目。节目口号: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节目呈现的是一段段窝心的真情和三千六百秒赤诚交谈。主持人陈鲁豫觉得采访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最大的益处是获得心态上的平和。主持这档节目,令她感触最深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什么事可以吓倒谁或难倒谁,而人们也正是因为这种坚强而显得更加美丽。

一、节目概述

中文名称:鲁豫有约

节目类型:电视访谈

主持人:陈鲁豫

播出频道: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海南旅游卫视

制作单位:香港凤凰卫视

开播日期:2002年1月

节目时长:约42分钟

播出状态:播出中

《鲁豫有约》是由我国香港地区的凤凰卫视在2002年1月推出的电视谈话性节目,后被引入内地,在各个地方电视台播出。2008年湖南卫视购买其内地独播版权并于同年4月14日开始播出。2010年1月4日,《鲁豫有约》登陆安徽卫视,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2015年4月16日,《鲁豫有约》与海南旅游卫视合作,并全新升级改版,于每周四、周五、周六20:30播出。

《鲁豫有约》曾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而主持人陈鲁豫也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赞誉为“中国奥普拉”。这档中国式脱口秀谈话节目已经悄然走过近十五个年头,其间虽然经历了多次版权的更迭,但是依旧在中国的谈话类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伴随节目同质化的日益严重,《鲁豫有约》也面临着节目不断改版与创新的问题。

二、传播源流与路径

凤凰卫视策划团队于2001年底开会,为第二年设计新节目时,陈鲁豫在会上提出内心积累多年的想法——做一个谈话类节目:邀请一个有故事要诉说的访谈嘉宾,让嘉宾讲述自己的故事。该节目宗旨是,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和心灵的秘密。于是,《鲁豫有约》应运而生。2002年1月5日,对毛阿敏的采访构成了第一期节目的内容。可见,《鲁豫有约》起初是一档面向高端受众,充满历史感的深度谈话节目。

2004年,《鲁豫有约》面临着巨大的收视率压力。它之前采取的高端谈话和深度谈话模式,使其受众被动定位为社会少数精英人群。另外,《鲁豫有约》节目进入中国内地后,各大地方电视台蓬勃兴起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纷纷克隆《鲁豫有约》,使此节目面临强大的同质化压力。因此,《鲁豫有约》于2004年11月宣布改版为《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以大众化的定位呈现在受众面前。并且,《鲁豫有约》从2005年开始由周播改成日播。新版《鲁豫有约》节目定位的变化带来了相应话题与嘉宾选择的变化,除了仍然会邀请一些演艺界人士作访谈嘉宾外,更侧重于对普通百姓的人生百态的表达,谈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富有争议的话题。迎合大众传播的潮流和趋势,进而走向大众文化。“除了话题选择的改变外,陈鲁豫及其团队在节目的视觉形式上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如节目现场增加到300位观众,谈话场空间扩充到1200平方米,使节目在大型演播厅内有充分发挥的现实空间。”[1]同时,节目制作采用公司化商业运行模式,负责《鲁豫有约》制作的北京能量影视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将节目卖给全国各大地方电视台,全国有30个省市级电视台联动播出,观众收视范围大幅提升。陈鲁豫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知性女主持。应该说,此次的亲民改版是成功的,话题的多角度选择使《鲁豫有约》具有了强劲的张力。

2008年4月14日,《鲁豫有约》宣布加盟湖南卫视,从而终止与其他电视台及电视频道的合作,在湖南卫视黄金时段固定时间播出。从节目风格上,借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品牌效应,《鲁豫有约》也注入了“快乐”元素,改名为《快乐心灵鲁豫有约》。之后,节目又更名为《快乐心灵——说出你的故事》。在制作体制上,该节目顺应中国电视的发展方向,成功尝试制播分离。但是,《鲁豫有约》加盟湖南卫视后,并未延续之前的辉煌。2009年9月24日,该节目遭遇播出时间调整而退出黄金档的安排,改为每天中午一点多播出。对此,湖南卫视的官方解释是“根据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每日18:30到23:00要全部播出高清节目,而《说出你的故事》在技术上并不兼容高清播出的要求”。

2010年1月1日,《鲁豫有约》加盟安徽卫视,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然而,《鲁豫有约》在不断调整的同时,其收视率和竞争力却在下降。《鲁豫有约》下一次将与哪家电视台合作,观众不禁为陈鲁豫及这档栏目的命运担忧。

2015年,《鲁豫有约》与海南旅游卫视携手合作,同年4月16日《鲁豫有约》全新升级改版,在海南旅游卫视每周四、周五、周六20:30播出。此次改版后的《鲁豫有约》除延续之前的节目形式外,将有更大的内容体量,从现场舞美到节目环节都进行了全新设计。节目访谈嘉宾阵容相当强大,闫妮、张艾嘉、陈建斌、苏有朋等明星云集,每期节目均爆点不断,看点十足。节目内容方面,除了对娱乐明星更加深度的剖析,有着独特性格的其他领域公众人物也在节目的关注之列,还有热点的人与事、热点的话题。节目注重人文关怀,呈现出与以前的节目完全不同的新看点。节目播出之后,还是获得了观众不少好评。

三、主要社会影响

《鲁豫有约》自2002年开播以来,历经1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节目模式和观众群。“它曾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陈鲁豫以3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名列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的排行榜上。又于2005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夺取‘年度节目主持人’及‘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两项大奖,锋头一时无二。2007年3月5日,一篇名为《陈鲁豫:中国的‘奥普拉’》的文章出现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页面上,文章将‘中国奥普拉’的美誉毫不吝惜地加给了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陈鲁豫,并对她坚持了多年的颇具中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给予了充分关注与肯定。”[2]

然而,2008年以后,《鲁豫有约》先是加入湖南卫视,节目改名为《快乐心灵——鲁豫有约》,这不单是栏目名称的变更,而且是风格的改变:从最初的高端深度谈话向娱乐明星谈话的改变。这种改变,注定了《鲁豫有约》挣扎前行的命运。《鲁豫有约》谈话的对象囊括了首映电影的演员、首次发行唱片或者复出的歌手、新近的八卦明星以及流行的娱乐红人等。《鲁豫有约》有染一档综艺类节目,而主持人陈鲁豫也不再纯粹是过去的那个“知性女主持”。早些年陈鲁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过,“我们不会只采访明星,那样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可是现实**裸地见证了陈鲁豫当年誓言的粉碎和节目收视率的下滑。当陈鲁豫及其团队离开湖南卫视后,接着《鲁豫有约》加盟安徽卫视,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节目又经历了风格转变。这期间,节目前景引起业界种种猜疑,“主持人陈鲁豫又因在汶川大地震的表现被网友大黑,这让栏目的未来显得飘忽不定。对主持人陈鲁豫来说,喜欢她的人说她是天生的主持人,不喜欢她的人说她是主持的‘弱智’”[3]。在这一系列荣誉和质疑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鲁豫有约》的影响力。不管怎样,相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并不长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这档脱口秀谈话节目已经悄然走过了近十五个年头,其间虽然经历了多次版权的更迭与收视率的盛衰高低,但它依旧在中国的谈话类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伴随节目同质化的日益严重,《鲁豫有约》还会面临节目改版创新以及生存发展的问题。

四、阐述与评价

对于《鲁豫有约》这档历经十多年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研究论文、评论文章已经很多,作为硕士、博士选题的也不少,评论赞扬与批评的都有。我们在此也简略谈几点看法。

1.节目成功之处

(1)主持人具有个人魅力与主持艺术。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标识、品牌特征与代言人。主持人必须具备智慧和文化人格,即个人魅力。陈鲁豫就是一个有着这样特质的主持人。她原是凤凰卫视的主播,后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主持过《音乐无限》《凤凰早班车》《VIP会客室》等电视栏目。她具有良好的镜头感、机智幽默的气质和自如的谈吐。在做节目时,鲁豫就像邻家女孩一样出现在嘉宾和观众面前,并能以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去认真倾听嘉宾的话语,又可适时发问,感动时真情洒泪,该笑时爽朗大笑。鲁豫总是面带微笑的稍微前倾着身子,保持着一副与好友聊天的姿势,而在发问和总结时又表现得坦率而理性,其发问虽然犀利但并不尖刻。她以深深的“人情味”成功塑造了一种亲和的形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鲁豫有约》以陈鲁豫的名字命名,无疑为这档栏目增添了不少名气和人气。同时,以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节目,既有个性特点又能给观众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

(2)话题选择得当,嘉宾富有故事。对于有品位的电视谈话节目来讲,话题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话题的选择通常大致框定谈话的主题与主要内容。《鲁豫有约》早期栏目宣传语是寻访昔日英雄和有特殊经历的人群。节目将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的秘密。“考查《鲁豫有约》长期以来的被访嘉宾,可以总结出其谈论话题的六种类别:1.失意英雄;2.边缘另类人群;3.见证历史的焦点人物;4.经历人生重大变故的普通人;5.当下的热点新闻人物;6.文化名人和演艺界的明星。节目正是要通过展示这些有特殊经历的人的丰富精彩的人生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去感动观众,启发观众思考,让观众分享嘉宾的喜怒哀乐、人生经验。”[4]与不同类别话题密切相关,同等重要的是被访嘉宾的选择。对《鲁豫有约》而言,被访嘉宾如是名人固然很好,但选择被访嘉宾更重要的依据是,被访嘉宾必须是有故事的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某种程度上来说,故事的本质与好坏比受访者的知名度更为重要。主持人通过与典型人物的谈话,挖掘出动人的故事,给观众以人性的启发,分享人生经验。正如节目口号所宣扬的“说出你的故事”,在主持人的循循善诱下,故事以谈话的形式叙述出来,传达出受访者经历的人与事,还原真情实感。《鲁豫有约》不断地寻求公众话语和个人话语之间的共鸣点,就好像提供了个人窥视他人心理秘密的平台。

(3)营造民主和平等的话语氛围,显现个性化的人文视角。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与嘉宾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对话的态度,谈话过程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在两者的对话场中产生更多的是民主的氛围,呈现的形式如同朋友间的闲聊,看似随意的话题却能紧紧围绕人物故事的核心,使节目进程层层剥笋,传达出真情实感来感染观众。节目同时显现出个性化的人文关怀精神。所谓人文关怀精神,其核心就是主张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的无限关怀。《鲁豫有约》中的人文关怀不仅表现在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上,更加表现在传达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理念,传递社会正能量,让绝望者在困境中重燃希望上。《鲁豫有约》能够受到观众的追捧并拥有较长生命力的秘诀也正在于节目对人的尊重与重视,及其表现出的浓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2.节目不足之处

对于《鲁豫有约》,人们的批评较多集中于节目的二次改版之后。《鲁豫有约》作为有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电视访谈节目,其魅力不仅仅是嘉宾的独特故事、主持人个人魅力与谈话,实际上还包括节目各个环节间所营造的文化意蕴和氛围。但是,这些宝贵的东西在改版后的节目中已经有所弱化,在众多的时尚热点中湮没不彰。作为一个品牌,《鲁豫有约》与其他谈话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题材内容上的历史感、形式上的记录性和精致的后期制作。节目改版后的这种与众不同的形式、独特的风格以及被观众和业界认可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却被大众对谈话节目的娱乐性、访谈人物的时尚性以及故事话题的戏剧性要求所取代。这种盲目地、刻意地将一档高端节目拉到接近大众、迎合大众的层面上来的做法,不可避免地使节目失去了自己最可宝贵的味道和作为一个品牌的风格与特质,将一档独特的节目普通化了。此外,主持人发型、衣着的常规形象引起审美疲劳,情景设置程式缺乏较大变化,无意义的话轮对接导致节目缺乏内涵等,也是观众非议与批评的落点。

改版后《鲁豫有约》存在的不足与缺憾,已经成为节目潜在的硬伤。虽然《鲁豫有约》的影响力和收视率使得这些不足和缺憾一时还没有构成致命性的硬伤,但是长此以往,其在众多思想贫乏、人物雷同的选题中必然会日益丧失节目制作的深度和力度,从而失去自身的独特追求和文化品味。透过《鲁豫有约》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看到一档优秀谈话节目背后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作为一档拥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节目,在保留原有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一定是需要创新与改版的。遗憾的是,《鲁豫有约》的改版稀释了节目原有的精华,不经意间放大了节目原来的隐患。《鲁豫有约》的改版历程是对当下泛滥的各类同质化谈话节目,甚至是对所有类型老牌节目的一次警醒。品牌节目在改革中,需要创新的并非仅仅是节目的包装及外壳,即对市场和收视率的利益追逐,更需要的是秉持节目原有宗旨,创作更多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积极提升节目自身的精神内涵,否则最终恐怕将会得不偿失。

五、阅读延伸

[1]余丽霞.凤凰卫视名栏《鲁豫有约》解析[J].文教资料,2007(7).

[2]彭柳,周楠.柔性的控制积极的响应——从会话话轮看《鲁豫有约》的访谈特点[J].东南传播,2008(5).

[3]韩玉.以《鲁豫有约》为例看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策略[J].东南传播,2009(1).

[4]王熙,周星宇.《鲁豫有约》,人文精神与市场压力下的价值选择[J].传媒观察,2008(5).

[5]吴闻莺.回眸沧桑,说出你的故事——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访谈特色[J].新闻与写作,2004(2).

[6]黄爱,陈娟.人物访谈节目同人访谈的同质化现象——以《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2(1).

[7]朱晶.《鲁豫有约》的转型与未来[J].理论与创作,2011(1).

[8]包丹.浅析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成功秘诀——以《鲁豫有约》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0(24).

[9]孙璐璐.浅析《鲁豫有约》[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0]黄佳.从鲁豫有约看电视谈话节目的品牌建构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7.

[11]韩琼.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鲁豫有约》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2.

(吴竞韡,孙宜君)

[1] 朱晶.《鲁豫有约》的转型与未来[J].理论与创作,2011(1):82-84.

[2] 孙璐璐.浅析《鲁豫有约》[D].苏州:苏州大学,2009.

[3] 同上.

[4] 余丽霞.凤凰卫视名栏《鲁豫有约》解析[J].文教资料,2007(7):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