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艺术欣赏的要点(1 / 1)

艺术欣赏 时芹 3208 字 7天前

电视传媒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已经融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渐渐增强。每当你带来电视、电脑中的网络电视软件,各种各样的节目立刻令人产生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如何欣赏电视艺术?这个问题便成为时下相当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电视节目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节目需要不同的欣赏方式和具备相应的能力。不过归总而言,这些电视节目还是存在一些共性的,故而在欣赏的过程中,往往应当把握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镜头(画面)

任何艺术往往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存在样式或表达方式与欣赏者进行交流。电视艺术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通过镜头或者画面来进行表达,往往具有动静结合、时空综合、表现与再现融合的特点。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注意到这些特点。

1.动静结合

什么是动静结合?电视的艺术表达往往运用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方式,在艺术手法上,可以分为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两个方面。

先来谈谈静态构图,静态构图是绘画、照相的基本艺术内容,也是影视艺术中一种基本的常规构图形式。电视的影视构图有两种表现方式:一,它的横幅格式的单构图形式;二,在大部分镜头中,静态画面构图保持着基本的静态效果,往往会给人一种静止、平静和停歇的感觉。

之所以要使用静态构图,其主要目的是加强电视片的风格。电视片往往注重自身画面的完整性,而不太注重画面内容与画面外部的联系。一部好的电视片,往往在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时,会大量运用静态构图这种艺术表现形式。

下面来谈谈动态构图,所谓动态构图是指一种造型因素和造型结构发生变化的构图模式。其突出特点便是多画面形式。在场景调度过程中,当人物或者摄影机处于运动状态时,被摄主体的景别或透视关系就会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画图构图效果发生连续或间续性的变化,整个画面因此更具有连续性和连贯性。

多变性是动态构图的最大特点,因为动态构图是多变的,故而画面中的景致、角度、色彩、光线等元素都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动态画面的形式比较活泼,且信息承载量大,在电视片拍摄过程中,编导往往很喜欢使用这种构图方式。

2.时空结合

电视的时间艺术特征是指着重于表现事物的流动状态,即动态艺术,通过预先策划的特定旋律,控制节奏的轻重缓急来展示运动的内容。空间艺术则着重于描述事物相对静止的状态,展现其在空间静止的状态。故而一些学者认为,电视是在空间中展示的艺术,也是在时间中延续的艺术。

电视的时间艺术特点是指它依时间而流动的表现状态,具有时间存在的、明显的、直接的形式,像音乐、舞蹈等艺术那样,随着时间的演进,通过情节的曲折展开、跌宕起伏变化的运动过程来展示。电视的空间艺术特点则是指它在空间存在的形式,具有空间存在的、明显的、直接的形式,像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那样,具有可观赏、可触摸的艺术样式。

电视的空间艺术还可以指它在二维的平面内创造成为三维的空间效果(实际上是“幻觉式”的三维空间),从而创造出与现实生活中近乎完全一致的真实空间。同时,电视是需要在时间中延续的:故事的引出、情节的发展推进以及结局的呈现,都需要在时间行进中同步地呈现出来。时空综合是电视综合艺术的特点。电视在时空表现方面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在一个半小时里,既可以描述在几秒钟里就完成的原子核裂变的机理,也可以陈述跨越几个世纪的大事件。一人摔倒真实发生的时间不过几秒,而电视的时空表现可以再现延长十几秒甚至几分钟,这里面所包含的,不仅是时空综合的问题,还可以是我们下面要谈的表现与再现的问题。

3.表现与再现

表现是一种比拟,它侧重于表现主体对客体的内心感受或情感活动;再现则是指对客观现实的模拟性描写,其所强调的是再现事物的客观形态,比如之前所提到的人摔倒这个例子,电视纪录人摔倒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种再现,然而通过艺术加工延长摔倒的时间,这时所表现的,便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再现问题。这里面便有了表现的成分,编导希望运用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表达某些东西。从表面看,表现与再现是两回事;实际上,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是一样的,都是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的高度统一,是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统一,它们本来就是一个问题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而对表现与再现两种艺术样式直接表达的手法就是镜头与蒙太奇艺术。

在电视欣赏过程中,了解画面的相关表现形式,有助于欣赏者更好地把握整个电视片的布局。欣赏者不是制片人,他们是不需要对专业的知识了解太过细致,但至少能够帮助欣赏者明白为什么电视片里会出现一些特定画面。

(二)声音

声音刺激欣赏者的听觉,如果一部电视片的画面很不错,可是它的声音却很差,那么欣赏者肯定会对其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声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欣赏者对电视片的欣赏。举一个例子,电视片往往具有地域性质,港台的电视片要想在中国内地播放,往往是需要重新配音的。如果配音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好,那么便会出现一种情况:这部电视剧明明在港台播放时,社会反响不错;可是进入中国内地之后,却怨言四起。

当然,上述所举的例子,对于一部好的电视片而言,往往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在欣赏电视片的过程中,效果音很大程度上能够营造一种气氛,且可以增加景致的真实性。就效果音而言,其录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纪实方法现场实录,如会场掌声、集市的嘈杂声、军训的跑步声、口号声都可到现场实录;(2)模拟方法,包括人工模拟和电子合成器模拟。用手拍大腿模拟武打片中拍打声、细沙粒倒在纸上模拟雨声、豆粒丢入水桶中模拟山洞滴水声等都属于人工模拟。电子合成器可模拟多种声音,如风、雨、雷、电等;(3)借用方法,指借用现成的各种效果声,如枪炮声、汽车声等。效果声录制完毕后,可把它用插入编辑法先录制到原版带的1声道上,与同期声占用同一条声道。

效果音的运用方法,对电视片的影响也很大。其主要方法有七种:

1.同步法

同步法是指效果声与画面发生声同时出现和消失,如背景效果声。另外一些较难在现场录下来的声音,可在后期配上,提高画面的真实感(如《爱的奉献》中的鸽哨声)。

2.提前法

提前法又叫预示法,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后一个镜头的效果声,在前一镜头末尾提前出现,提示后一镜头的内容,吸引注意力。如火车轰鸣、飞机声、钟声等提前出现,在专题片中常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3.延伸法

延伸法指前一镜头的效果声向下一镜头延伸,可使前一镜头的效果声不会因为镜头的转换而中断,并使之得到充分发挥。

4.混合法

混合法指前后镜头都有效果声,每个镜头所配效果声都延伸到下一个镜头,与该镜头的效果声混合,从而保证每次效果声的尾声完整,并加强整体效果力量。如繁忙的建筑工地:画面是一组吊车、汽车、小推车,工人焊钢架、砌砖,每个镜头都不长,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个镜头都对上写实声音,这时就可以采用混合法,把效果声重叠起来,配合画面。如军事演习,各种枪、炮、坦克声混合在一起。

5.特写法

特写法指将微弱声音放大,渲染气氛,如午夜的钟声会给人一种诡异死静的感觉、主人公心脏的快速跳动往往能够让欣赏者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紧张。

6.取舍法

取舍法指根据需要去掉一些效果声。拍摄一些纪实片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些杂音,这些声音虽然也是效果音,但是却不是电视片所需要的。比如,学生做实验的嘈杂声,如果不将这些声音除掉,往往会影响整个电视片的效果。

7.分立法

分立法指画面与效果声各自独立,有机结合,如片中出现交通地图时,配汽车、火车声。

使用效果声要注意两点:

(1)效果声通常不宜与背景音乐混合使用,以免相互干扰。

(2)效果声要有真实感:①符合拍摄现场的气氛、情绪,如安静肃穆的场面不能配嘈杂喧闹的声音;②效果声与画面发音体应一致或相似,如鸡群不能配鸭叫,大卡车不能配小轿车声;③发音体数量与画面内容一致,如掌声多少、热闹程度与现场人数、气氛一致;④音响素材所显示的远近距离与画面中发音体远近一致,如近—强,远—弱;⑤表现地理、季节、时间等环境的音响,选用时要参照画面所表现的地区和季节,如蝉鸣只能用于夏天,蟋蟀叫只能用于夏末秋初等;⑥效果声与画面环境一致,如室内掌声配室内画面,室外掌声配室外画面。

总之,效果声的使用可以让电视片的整体更加完美。欣赏者在欣赏电视片的时候,应当注意这些。

(三)情节

一般的电视片,欣赏者往往最看重的是其情节。电视的情节又取决于剧本。在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常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诚然,好的电影、电视剧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剧本,没有好剧本很难创作出好的电视作品来。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曾说:“弱苗是绝对得不到丰收的,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克服。总之,一个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决定,我甚至认为抓住一个好的剧本是导演艺术的第一步。”黑泽明的话,确实说出了问题的实质。事实上,现实正是如此,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电视剧制作部门往往不惜重金,登出广告,征集好的剧本。

剧本广义上可以分为三种: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和完成稿本。在这些稿本中,跟情节关系最紧密的就是文字稿本,其可谓制作一部电视片的基础。

什么样的文字稿本才是好稿本?(类似于什么样的情节才是好情节?)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文字稿本的结构。文字稿本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中间展开、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中间展开部分是主要内容,故而占得篇幅也最大。

1.开头部分

电视片的开头相当重要,其直接关乎着这部电视片能否吸引住欣赏者的眼球。一部电视片,如果开头不好,那么就算它的故事情节再优秀,欣赏者也不会去欣赏它。故而,一部电视片能否受到公正的评价,开头充当“灯塔”的角色。

开头部分一般不要过长,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比如《揭示长江中下游暴雨成灾之谜》一片的开头:

今年的荆州大堤上已经没有1998年大洪水来临时,十几万军民紧张加固堤坝的场面了,荆州市市民悠闲地在大堤上散步、乘凉,顽皮的小孩与他的奶奶踢起了足球。可经历过那场战斗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当时的紧张情景:长江洪水维持高水位在荆州大堤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这时周围地区如果突降暴雨,人们措手不及,荆州大堤防洪将功亏一篑,它背后所保护的江汉平原上武汉等大城市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通过两种气氛的对比,来让观众感受到暴雨可能给长江带来的灾难。这样的开头开门见山,干净利索,值得借鉴。

(2)提出问题,形成悬念。这种方法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如附录中《光通讯》一片的开头:

解说:

现在计算机互联网络已经非常普遍了,我们不但可以在网上查阅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话;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这种全新的网络通讯方式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有了信息高速公路之后才诞生的。那么,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呢?它是由什么构筑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到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车间,这里生产、测试的就是建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部件——光缆,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电缆;这里边传输的信号是光信号,而不是电信号。那么,用光信号的通讯和用电信号的通讯之间有什么不同吗?信息高速公路为什么要用光来构筑而不用电呢?

(3)安排序幕,烘托气氛。这种开头的方法也是常用的方法,它的作用是通过一组形象向人们介绍要表达和说明的问题,引出主题,给观众造成深刻印象。如《韩济生院士》的开头:

解说:

漂亮,据说大家都说韩济生院士是一个全才,不但网球打得好,字写得也好,他的字还远渡重洋,为他的实验室争取到10万美元的赞助呢。他与洋人对起话来,头头是道,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留洋回来的洋博士,实际上他是土生土长的专家。今天又到了午餐报告会的日子了,韩济生急匆匆地来到了会议室……这每周一次的午餐报告会,是韩济生与他的同事和学生共同讨论实验报告的场合。

今天学生报告的内容是针灸以后人脑内部发生的变化。说起灸,话可就长了,那还是在30多年前,我国医学界利用针灸镇痛代替药物麻醉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但是谁也说不清楚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周恩来总理指示北京医科大学来做这件事情,韩济生接受了这个任务。

这里韩济生院士的业余爱好只是一种绿叶对红花的衬托,不可用大量的笔墨去渲染,适可而止,也就是说不论采取哪种方法入题,都要简洁、准确、切题,不要故弄玄虚,以免影响主题的发挥。

2.中间展开部分

中间展开部分是电视片的重点和中心,因而在要求上也严谨一些。不同于开头,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只能抓住欣赏者的眼球,让欣赏者愿意去欣赏它;而中间展开部分却直接关乎着这部电视片成功不成功。

欣赏者在看正文情节的时候,往往应当从以下四个层面去赏析:

(1)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即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深入地去揭示问题。

(2)层次清楚,段落分明。必要时可用字幕的标题分隔,让人很容易理解各层次及其联系,每一个层次可用几个段落来表达,每个段落表达一个问题,段落与段落之间又要相互联系。

(3)详略得当,快慢适宜。内容表述的详略,直接关系到对主题的体现,详略得当能使全片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为此重点内容部分要详写,相关的其他问题则要略写。

(4)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镜头组接中的内容过渡。照应是指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过渡一般是指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转换。

延伸阅读

光通讯

解说词与采访之间有着巧妙的衔接和过渡

解说:

通讯系统中的这个带宽是个专业术语,打个比方讲,这个带宽就相当于这条过江隧道,由于它的车道是有限的,因此如果车的速度是一定的,同时要有大量车要通过的话,肯定会引起塞车。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两条途径:要么拓宽车道,要么提高车速。要提高通讯系统的容量同样也必须如此。而光的带宽要比电宽很多,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使用光通讯要比使用电通讯的效率高。除此之外,光还有另外一种优越性。

采访:

光的频率高,所以容量很大,所以光通讯要比微波通讯多通几万倍的电话。

解说:

说得通俗一点,光不但有比电宽得多的道路,让信息通过,而且由于光的频率比电高,因此光本身传递信息的速度也要比电快很多。这就相当于一条高速公路,不但路宽,而且上面跑的车也快,所以它的运输效率就高。因此作为光本身来讲,将它用于通讯有着光辉的前景。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寻找一种用光来传递信息的方法。说到用光来传递信息,可以追溯到我国秦代,那时的人们,就知道利用烽火来传递战事。

采访:

这个烽火通讯是表示简单的信息,有或者没有、来了或者没来、打仗或不打仗,复杂的东西它是表示不了的,它的距离也只有几十公里,下雨、下雪、下雾就有可能看不见,所以这种原始的方法根本不能发挥光通讯的作用。

3.结尾部分

开好头,结好尾。好的结尾往往应当简洁、发人深省。就以电视剧而言,一部好的电视剧,当欣赏者观看之后,其心中会生出各种各样的遐想。甚至有的时候,欣赏者希望很快可以见到续作。

电视片的结尾可以分为两类:

(1)总结全片、点题。这种结尾方式多见于纪实类的电视片中,如《大国崛起》。

(2)提出问题,发人深省。这种结尾比较常见,特别是在电视剧、动漫剧中,明明故事已经结尾了,但是却因为某一个问题,或者镜头,让这个故事又一次迷离起来。

总之,欣赏电视片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握住上述三个要点,从镜头(画面)、声音和情节三个角度去审视它。唯有这样,欣赏者才可以从欣赏一部电视片中收获颇多,才有可能从电视片中升华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