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育案例(1 / 1)

(一)教育案例的含义和作用

教育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主要特征是故事性、问题性和典型性。

教育案例不同于论文,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教育案例是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简单地说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教育案例与教案不同,教案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教育案例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教案与教育案例的区别是一个写在教之前,是预期;一个写在教之后,是结果。教育案例要有一个主题,不仅要说明思路,也要说明过程、结果(包括主体的反应、感受),还要有一定的评析。案例要关注一些关键性的细节,写法上可以渗透情感因素。教育案例的重要价值在于促进教育者“因事而思”,在多元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理性思辨的视角,最终更好地解析教育教学的本质,提升自己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技能与素养。

一般而言,案例在医学界使用最早。20世纪初案例引入工商管理学界,当时以培养工商管理硕士为主要目标的哈佛工商学院的管理者及教师意识到一味地讲授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并不为学生所接纳。相反,请当地的工商管理人士走进课堂,向学生进行现身说法,展示自己在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及思考或解决问题的种种对策时,学生兴趣盎然,印象深刻。1921年,律师出身的校长多汉姆推动全校教师写作并使用案例进行教学。由此案例也就逐渐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二)撰写教育案例的方法

教育案例有两种撰写类型:实录式案例和条列式案例。

实录式案例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一般包括:背景、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法或评论等部分。

条列式案例是按照论述的层次表述认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包括案例标题、案例背景、案例事件和过程、对案例事件的反思等。另外,有些案例还有附录,主要是将一些有关案例主题的补充材料,如对具体问题的访谈记录、能够反映案例主题的数据和表格,甚至幼儿的作品等都可作为附录放在案例叙述之后。

教育案例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案例中的事件作为案例的标题。另一种是将案例事件所反映的主题作为案例的标题。标题最好能够突出案例中的典型情境或反映出案例中事件的主题;教育案例背景一般简要介绍案例中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原因、条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教育案例背景的叙述要简明、清楚;案例事件与过程,是对事件发生、发展以至结局有较为完整的描述。要注意详略得当;教育案例的反思是对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过程。反思要有所侧重,突出对案例撰写者感触最大的方面进行剖析。值得指出的是,不是每一个教育案例都必须分为这三个部分来写,而是只要一个教育案例中包含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就可以了。

撰写教育案例时要注意:教育案例要有一个真实和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使案例生动有趣;教育案例要有问题,在叙述上要有矛盾的冲突,能够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教育案例要有意义(要蕴涵教育理论或先进理念;能解决问题,促进师生成长),要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或普遍性的问题,作深入剖析;教育案例使用过去式编写,能够较为灵活地处理案例中反映的事实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