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调查研究法概述(1 / 1)

一、调查研究法的含义和特点

(一)调查研究法的含义

调查研究法是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某种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和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

(二)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调查研究的价值趋向性

由于教育调查研究中,人是这场活动的主控者,而人又会有一定主观意向,因此调查研究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价值趋向性。对于一个教育研究者来说,重要的是要把握时代和人类的需要,并且明确自己的研究是在怎样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判断这一价值观选择的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调查研究的价值趋向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调查中可以背离事实,任意想象,不尊重科学的方法和逻辑,而是提醒我们在调查中,无论是选题、变量的操作化、指标的设定,还是结论和成果的形成,都涉及研究者的价值选择,研究者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2.调查研究的实际应用性

教育活动几乎涉及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各行各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广泛的联系产生了众多影响教育实践的因素,使教育研究的复杂性大大提高。所以调查通常是为实践应用服务的。教育系统的这一特征首先要求应用性的研究占较大比例,而实践活动本身受多重因素影响,各种因素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使活动过程复杂多变,因此就要求教育调查研究特别注意条件、环境和多种可能性的分析,并且要说明获得某一结论所依赖的条件以及结论可以推论的范围。所以,应用性研究的结果大多具有概率意义而非绝对的规律。另外,研究的结果不能停留在一般性、定性式的分析上,要使它进一步可操作化,提高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性。

3.调查对象的角色复合性

调查活动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是活动的主体。教育系统的这一特征,首先增添了教育调查研究的主观色彩和不确定性。因为调查研究要涉及人,研究对象对研究意图和价值的认识,对研究者所持的态度等都有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客观性造成影响,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状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态度给研究的客观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4.调查研究的自控性和他控性

教育系统的自控性和他控性相结合的特点,使调查研究在选择课题时,注意力应首先集中在教育内部可自行控制的因素部分和过程上,集中在教育或教育者可能施加影响的范围内。这样选择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研究的有效性。当然,对于那些他控的部分也要认识其影响力和影响方式,以利用这些影响的积极方面并控制其消极方面。教育调查要对教育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意的主观判断,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必须以经验事实和逻辑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