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矜而不争:管理自己的欲望,不要被外物所诱惑(1 / 1)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矜而不争”:“庄以持己曰矜”,要有一颗不动心,庄重而矜持。所谓矜持,核心是一个人不轻易为外物所动。如果外在的任何**——好车、大房子、高工资,都能让你大喊大叫,表示羡慕,就不是矜持。

孔子并没有要求一个人对任何外物都表示拒绝,都不感兴趣,《论语》中从没有这样的说法。

我曾和王蒙先生聊孔子,王蒙先生感慨,孔子说话怎么就那么合适,不过分。孔子绝对不会对一个人说“你不要羡慕别人有房子、有车子”这种空话,他的建议是,当你羡慕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稍微停一下,矜持一点,不要瞬间扑过去。如果你太容易为外物所动,这样就可能会被别人利用,也容易成为外在物质的奴隶。有的人为了得到一双鞋子、一部手机、一个名牌包包,一冲动就会做出很可怕的事。

我听说一个家庭,爷爷只是把手机给孙子玩了不到一分钟,孙子就花了一千多块钱去充游戏币。爷爷本身就不富有,孙子只是远远看着爷爷操作,就记住了密码,找机会拿手机给游戏充值。这个孩子当然知道这件事情一分钟以后就要暴露,他会被批评、被责骂,但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我个人认为,在未成年人的游戏中,有些充值行为是要在商业上想办法禁止的,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会让孩子陷入最直接的物欲中。

总之,面对外物,人要学会矜,能够“端”着点,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

“矜而不争”中,“争”的产生,必定是为外物所惑。如果没有外在的东西**你,心不动,便不会去争。人修炼到极致,就是要修炼一颗不动心。不过,孔子对人倒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他只是提醒我们不要扔掉矜持,不要总是汲汲于富贵。

“群而不党”:“党”是动词。人为什么结党营私?目的也是争。不是为了争,何必要拉帮结派呢?

“群而不党”指的是,一群人可以一起努力地做有意义的事,但彼此之间应该是坦诚的,不需要为了维护相互的利益而结党营私。在宋朝,党争是重要的政治话题。有人说欧阳修、范仲淹、韩琦是一党,欧阳修为此专门写了长文《朋党论》,呈给宋仁宗。欧阳修说,君子也有党,君子之党有别于小人之党。小人之党是结党营私,而君子之党是一群很好的人在一起,做到廷争如虎。所谓“廷争如虎”,指的是就算同为一党,一旦在政治上出现分歧,在大殿之上也可以像老虎一样互相争执、辩论。

君子是维护原则的,是有自己所秉持的操守的,不会为了利益而保持统一战线,一起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