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寻找第四种人际关系(1 / 1)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此节与“颜渊问仁”“子张问仁”不同。“子贡问为仁”,“为仁”的意思是如何培养仁徳。子贡问的重点不是仁的含义,而是达到仁的方法。

延伸一下,这个问题用在当下的生活中就是:将来我们要当领导,要管理一个小地方,或者管理一家企业,怎样让人们将仁德培养起来?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我们太熟悉了,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意思是要想将一件事情做好,首先得把做成这件事情的工具准备好。

什么是工具?孔子说:“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居是邦”就是待在一个国家。

“事其大夫之贤者”,“事”是追随,即追随贤大夫,去给他们做事。所谓“良禽择佳木而栖”,就是要去找那些好的人,为他们工作。

“友其士之仁者”,这里“友”是动词。我在讲“无友不如己者”时,提到了“友”当动词来理解,意思是要选择跟那些比自己更好的人交往,此处验证了这个说法。“友其士之仁者”说的是,在年轻的士当中,找那些有仁德之心的人交朋友。

当你有了贤者和仁者的帮助,你才能够将仁发扬光大。

从这段话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孔子对子贡的定位——“事其大夫之贤者”。因为子贡是一个年轻人,孔子给子贡的定位是他应该处于士的阶层。他应该努力地向上靠,去跟随那些能够给他带来教诲的、比他德行还高的人,去为他们做事情。“事其大夫之贤者”的“事”也是动词,表示追随,为其做事。

孔子不仅讲到了做事,还讲到了做人。“友其士之仁者”就是让子贡结交平辈中能干的、有德行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

人生在世,关于如何做人和做事,孔子用这两句话就涵盖了。我们还可以参考《他人的力量》这本书来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看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加明确地知道应该结交怎样的朋友,我们要努力地去寻找“第四种人际关系”,对方既能够坦诚地指出你的不足,又能在你有进步的时候,由衷地为你感到开心,彼此坦诚相待,这才是真正能够助你成长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