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孔子经常提到“乱”这个字,因为他唯恐天下乱。
春秋时期,社会并不安定。一打仗,损失最大的就是老百姓。什么样的人容易带来祸患,喜欢打仗?孔子说,“好勇疾贫”。
“好勇”是说一个人喜欢练武术,喜欢逞强、斗狠。
“疾贫”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面对的,却是很难避免的。
如果一个人特别畏惧贫穷,又血气方刚、逞强好斗,觉得自己被逼上了绝路,就容易作乱。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是什么意思呢?
有一个词叫疾恶如仇。当你看到某个人不仁时,比如村子里有一个地主,总是欺负雇农,你可以讨厌他,但不必过分地仇恨。“疾之已甚”就是过度地痛恨,到了恨不得去把不喜欢的人杀了的地步。这样的心态就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容易引起混乱。
孔子说,以上两种人,会给社会带来动**。
我在“樊登读书”上讲过《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哲学概念——邪恶是什么。邪恶来源于想要消灭邪恶。当一个人执着于干掉邪恶时,反而会导致新的邪恶发生。正如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由善意铺就的。一个人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最后他可能会以一种错误的、极端的手段导致更坏的结果。
如果我们不喜欢一个坏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通过公正的程序来惩治他。程序正义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程序正义,通过搜索、人肉、网络暴力等手段来进行“群体裁决”,导致的结果是人们屈从于舆论的压力,屈从于巨大的声量,屈从于不理性的意愿。
参与裁决的人或许当时很痛快,但是一旦破坏了程序正义,那么下一次如果他自己变成了被攻击的人,没有人能够用正确的方法保护他。
还有一种情况,用巨大的声量来讨伐和攻击别人的人,往往根本不了解一件事的内情,只是在外围看热闹,跟着其他人一起推波助澜,结果很可能会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
网络暴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太常见了。在国外,网络暴力甚至导致有的艺人或公众人物自杀,发生各种恶性事件。这其实就缘于整个社会失去了程序正义的保障。
孔子的这句话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程序正义。作为社会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这句话。
社会赋予我们恨一个人的权利,但也需要我们用理智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