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不求于人才能生活自在(1 / 1)

子曰:“君子坦****,小人长戚戚。”

“君子坦****”,因为君子求诸己。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哪儿做得不对,自己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他不把自己的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就能每天坦坦****、开开心心地上班,回到家里也舒舒服服、快快乐乐。

“小人长戚戚”,“长戚戚”就是忧愁的样子。紧张、担心、抱怨,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永远有心事,走到哪儿都显得一副心情沉重的样子;总容易和别人爆发矛盾,焦躁不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人求诸人。比如,生活能不能过得好,跟领导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跟孩子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内心就全部被外在的东西牵动,当然“长戚戚”了,毕竟外在的东西可控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人根本没法控制很多外在的、属于别人的东西,而如果自己又依赖它们,每天就会感到焦虑、痛苦、难过。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所承受的一切,都是由自己做出来的,向内求,就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出了问题自然会明白该怎么做。

希望我们每个人过坦**的生活。生活坦**自在,便会觉得没有那么多需要责怪的事情,没有那么多需要抱怨的地方,没有那么多需要担忧的问题。

那些所谓不可控的因素,该怎样发生就怎样发生。我们能做的,是控制好该做的事。行所当行,做自己该做的事,这就是儒家带给我们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