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而可求:创业应该把事情做到极致,而不是跟风(1 / 1)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我觉得这一节是孔子在跟学生开玩笑,他说:“如果真的能够求到富贵,哪怕成为一个执鞭之士,我也愿意去做。”

关于执鞭之士有不同解释。过去很多人将执鞭之士理解为车夫,因为驾车要甩鞭子。孔子驾车技术很高,他能教人怎样驾车。简单理解,就是孔子说自己愿意当司机。

后来有人考证,执鞭不是指拿着驾马车用的鞭子,而是指给官员开道。古代官员出行,前面有人拿着鞭子开路,警示民众让开、回避、肃静。

无论怎么样,执鞭之士被古代很多人认为是低贱的差事。

接着孔子又说:若是求不到财富的话,我还是去做我想做的事,从心所欲,逍遥自在。

孔子的这个观点,对当下的创业者来讲不是一个好的激励。

创业者不要觉得可以求得富贵就去创业,求不来富贵就不创业了。因为没有人能保证创业一定会成功,没有人敢承诺只要现在先创业,今后保证能够上福布斯排行榜。以这种心态创业,够呛能成功。创业是干出来的,结果不可预知。

我觉得孔子更想表达的是,提醒学生们务实一点。通过正当途径能求得财富,就努力去做好,不要觉得做某份工作是丢脸的事。如果求不到财富,也不要执着,别成天瞎折腾。不能为了求得财富,老折腾些不高级的事情,总想着送个礼、喝酒拉关系之类,各种钻营。这些不务实的做法没法保证你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所以,大家还是要好好守住本心,干自己该干的事。

我们看看当下的创业市场,人们都瞄着风口在哪儿,总是看别人做了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这种人往往追不上什么好机会,还忙得团团转。真正能够做出成绩的,是把自己喜爱的事做到极致的人。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守住本心,把自己最爱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做到极致,把自己做成专家,这时候就有话语权了,这样才能成功。

孔子说的这句话,前半句是开玩笑,后半句是告诫我们要认认真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尽量把它做到极致。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孔子极其成功,他建立了儒家的体系,最终成为至圣先师。

这句话很适用于我们普通人自我安慰。当我们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折腾,好不热闹时,要提醒自己别跟着折腾,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守住本心,认真地钻研,干好自己的事。

这句话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但都能给人带来激励或者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