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的偶像(1 / 1)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这段话令人感慨万千。这应该是孔子年过七十岁,回到鲁国后说的话。

有思想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偶像,孔子一辈子的偶像就是周公。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跟着武王伐纣。周武王去世以后,周公就辅佐周武王的儿子,实际上相当于是摄政王。周公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出现过,里边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用的周公的典故。周公帮着侄子打理朝政,尽心尽责。有一回他正在洗头,有人找来处理公事,他马上把头发拧一拧,握着便出来谈事情。等处理完回去洗,洗到一半又有人来了,便再去处理事情。吃饭也是如此,经常吃饭的时候有人来谈事情,他立马就将没咽下去的食物吐出来,先将事情处理好再吃饭。周公就是这样勤奋、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为什么周公是孔子的偶像?周武王打下江山,周公辅佐治理天下、制定周礼。孔子信奉周礼,认为如果周礼能延续,用周礼来治国治家,整个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孔子在年轻的时候,经常梦见周公,觉得这是很好的警示。这是孔子年轻时候的心劲儿。

我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感觉,比如经常听到有人说梦见马云,也许是因为他非常想赚钱,也许是因为他非常渴望创业。

但此时,孔子感叹:我现在真的老了,已经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有的老师批评上课走神的学生时常说“你是不是见周公了”。老师说的见周公,主要用的是睡觉的意思。实际上在孔子的意愿中,能够见到周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像孔子这样,真正地把理想完全渗入到自己的身体当中,日思夜想只为做好某件事,才能够超凡入圣,才能够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有教育工作者的匠人精神,他真的沉浸其中,他热爱教与学。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沉浸式地思考怎么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经常梦到的是孔子,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关于梦见周公,也有生理学的依据。我看过一个研究,晚上做梦越丰富,梦的层次越多、情节越复杂,这样的人越聪明、智商越高。因为大脑活跃度极高,晚上睡觉才会经常做非常复杂的梦。

此时的孔子,很明显大脑的活跃程度不如往昔,每天晚上一睡觉就昏昏沉沉,他梦不到周公了,由此才有这么痛惜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