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仲由是子路,赐是子贡,求是冉求。这三位是孔子的大弟子,都很有能力,是政事之材。
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可以从政吗?
这是季康子在选家宰。我们之前说过,家宰是平民做官能达到的最高级别。孔子说,子路行事果断,行动力很强,从政这件事对他来讲,何难之有。
季康子接着问:子贡能不能来给我当家宰呢?
孔子说,“赐也达”。
“达”是通达之意。关于通达,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通情达理,形容一个人能够换位思考;第二种解释是通权达变,古人讲权变之术,遇到问题自己要能够灵活地权衡,懂得变通。孔子说,子贡很通达,从政对他来讲没有难度。
季康子又问冉求怎么样,是否能做官。
孔子回答他,冉求会的东西很多,从政也不在话下。
孔子对他的这三位学生是相当得意的。其实,善于从政的除了这三位,还有冉雍,此时的冉雍在季氏已经当了五年的家宰。季康子问孔子这些问题,可能是想找一个人替换冉雍。
他最终选择的是冉求,冉求会打仗,懂管理,也善于收税、理财。冉求当季氏家宰期间,一心为季康子聚敛、赚钱,最后被孔子责骂。
“果”“达”“艺”这三个特点,被孔子认为“于从政乎何有”。三位弟子的底色,孔子都十分认可,从政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的道德操守、原则、礼法、才能,他们都已经满足了。此外,三位还各有闪光点,子路果断,端木赐灵活,冉有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