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高”,即尾生高。
“尾生抱柱”的故事我们应该都听过。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盗跖》,有一次,尾声高与人约在桥下见面,结果到了约定地点,左等不来,右等不来。那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微信,联系不上对方,结果河水涨上来,尾生高依然抱着柱子在桥下等着,最后被淹死了。
该说他是太轴、太直,还是太讲信用呢?我们来看看孔子的观点。
孔子批评这个尾生高,说:“谁说这个尾生高直率?有一次,有人找他借醋,他家里没有却不跟人直说。他跑去向邻居讨要,然后把醋给了对方。”尾生高的做法在孔子看来并不是直。
直,有真假之分,有人真直,有人假直。假直就是把直当作一种政治本钱。很多文官都属于假直的范畴,有一句话叫作“武死战,文死谏”,武官最得意的是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还,觉得这才是为国尽忠了。文官怎样死比较体面?进谏,向皇帝提逆龙鳞的要求,皇帝一生气,把他杀了,这就是死得其所。过去,很多文官都让人抬着棺材上朝,一副“我就算拼了命也要进谏”的样子,很多皇帝都为这样的事情发愁。
《万历十五年》里,皇帝后期再遇到这种情况,就认为大臣是在要挟自己,直接把人拉出去杀了。抬棺进谏,其实是把直当作一种政治本钱,在与皇帝抗衡。
假直的人,其实并不好,惹人讨厌。
什么是真直?有一句话说,“直心是道场”,真正的直心就是无心,不存心。“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如果你不存心,当别人找你来借醋时,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不会掩饰;但如果你因为害怕得罪对方,担心对方误会你连醋都不愿意借,脑袋里瞬间就会诞生出无数想法,这时,你就会“乞诸其邻而与之”,这活得多累!
如果一个人是真的直,就不会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不在意自己是高大还是卑微,不会刻意讨好别人,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一切。这样,整个人生会变得更加坦然、简洁、舒服。
在生活中,很多人开口就是“我这个人说话很直,我就直说了”。你注意,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假直——他接下来说的话一定很难听,所谓的直,只是为自己说话难听找理由。
说话难听不代表直。直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一种无心、无我的境界,这是非常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