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者三友:良性人际关系能帮助进步(1 / 1)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的说法影响深远而广泛。

孔子说,对自己有益的朋友有三种,而损友也有三种。

“友直,友谅,友多闻”,指朋友正直,朋友诚信,朋友掌握的知识很多,这三类是有益于自己成长的朋友。跟这样的朋友在一起,能够丰富自己,帮助自己不断地提升、进步,自己也能够主动地从朋友身上学到很多。

有人说当代交友有如下原则:要么有趣,要么有信息量,要么给自己带来情感支撑。如果一个朋友既有趣,又有资源,还能够给你带来情感支撑,那就太难得了,就是益友。

有人要求益友要兼备这三个要素,就是说既要正直、诚信,还要学识过人。这样理解未免太苛刻,交朋友的空间会很狭小,可能交不到几个朋友。孔子说的原则中,只要满足一个,就是能帮到自己、值得结交的朋友。所以,益友三要素是并列的关系,不是串联的关系。

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便辟”就是谄媚,喜欢说好听的话,拍你马屁,让你高兴。“善柔”指口是心非,不讲自己的内心话,总是装着,你在他眼中就是岁月静好,什么问题都没有。但是,不管对谁都是一团和气往往就不能仗义执言。“便佞”指巧言令色、花言巧语。以这三种行为处世的人,就是损友。

生活中,我们很难抗拒这样的**——便辟、善柔、便佞之人对自己的各种奉承或者夸赞。他们会察言观色,你需要什么,他们就给你什么,令你很舒服、高兴,不自觉地就认同、亲近他们。实际上,这样的朋友对你的成长毫无意义。

交朋友并不简单,也是需要学习的。你不妨看一看《他人的力量》,书中将人际关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孤立状态,第二层次是坏的联结关系,第三层次是虚假的“良好联结”,第四层次是真正的联结关系。只有第四层次的关系才能让你拥有完整的自我,成为真正的、真实的你,才是一种良性的人际关系。

孔子所说的便辟、善柔、便佞,属于前三层次的人际关系,益友才是第四种人际关系。益友在你做对事情的时候,能给予你足够的肯定,能看到你的闪光点,欣赏你,促使你更进一步;在你做错事的时候,能够给你指出来,而且会用建设性的方法跟你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益友这种人际关系,不是简单地打击或是奉承。打击和奉承,都会使一个人的自我感知出现偏差。

交到一个好的朋友,相当于找到一面清晰的镜子,能将自己的优点、缺点都显现出来,从而促使自己改正错误,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