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以言举人”:“举”即举荐、推举、提拔。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说话好听就把他提拔起来。这样做太草率了。有的大老板事务繁忙,接触公司基层员工的机会很少,一旦有人说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就感觉这个人不错,此人就有机会被火速提拔。
会说话的人当然也可以用。但是“举”是瞬间提拔起来了,这意味着不用磨炼、不用看业绩,就直接升职。
历史上有很多“以言举人”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比如赵括纸上谈兵,最后导致整个部队大败。
一个人必须得在生活中经历考验,才知道是不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真知”,如果只会说漂亮话,那是“假知”。
“不以人废言”:不因为不喜欢一个人,而拒绝相信他的话。我们一般都喜欢听跟自己关系好的人说的话,觉得对方是一个好人,他说的话就可信。而事实上,好人也会说错话,也照样会导致事情出错。好人并不意味着他说的话就是真理。
我们要做到“不以人废言”,哪怕自己不喜欢那个人,他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不一样,但是,如果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我们就要听。
当下,每个人都有在互联网上发声的权利。在网上,有的人看到别人说的话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就针锋相对,先指出对方私德不严,再揭露他的过去,以证明对方是个坏人。坏人说的话就一定是错的吗?这个逻辑是不对的。与其花那么大的力气证明别人是坏人,不如客观地讨论他所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这才叫作就事论事。我们在网上进行辩论时,应该针对事情本身来发言,就事论事,而不是先讨论说话之人的人品,或是去揭露对方的背景,这才是“不以人废言”。这样的互联网环境,是我们应该努力去维护的。
不因某个人的立场、观点与自己不一致,或者私德不好,就不去听他说的话。如果他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我们就采纳,这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就像《思辨与立场》一书提醒我们的——思维的公平性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