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见其居于位也:沉住气,脚踏实地是通向成功的唯一方式(1 / 1)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阙党”是孔子的故里。“阙党童子”就是孔子故里的一个童子,童子在当时并不指幼小的孩子,二十岁以下的都可以叫作童子。

来自老家的一个孩子过来跟孔子说话,传递消息。

说完以后,旁边有个人就问,这个孩子是不是一个求上进的人。

孔子说“吾见其居于位也”,就是说“我见他坐在位子上”。跟孔子说话时坐在位子上有什么不对?一个童子如果还没有经过成人礼,那么在大人说话时,他大大咧咧地坐在成人的位子上是不合适的。

“见其与先生并行也”:“先生”即长辈。童子跟长辈们走在一起时,不懂得往后退一步,而是跟人家并行,也是一副大大咧咧、没有规矩礼节的样子。

“非求益者也”:这不是一个上进的人。

“欲速成者也”:这不是一个踏踏实实、努力求学的人,而是一个一心想要追求名利地位的人,是一个躁进的人。

什么是孔子说的躁进?

我曾经主持过一个活动,台下有一个年轻人举手表示要上台发言,主办方允许了。年轻人上台后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创意,就是如何能够最快地赚取人生第一个一百万。

他说:“你看咱们在座的有一千个人,每个人只要给我一千块钱,这个对于你们来讲也不算很多,我就能够获得一百万。获得一百万以后,我可以写一本书,说我是如何在一小时之内获得一百万的,我就会出名;我出名以后,这本书就会成为畅销书,我会挣到很多钱,到时候我再把一千块钱还给你们,还可以付点利息。这样,我既赚到了钱,也赚到了名声;你们大家投资了我,也赚了钱。”

他的逻辑讲得通吗?听起来讲得通。但作为主持人,我上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说:“你这个方法,我听着不像是要挣钱,而是在骗钱。这招太不靠谱了,这种行为叫躁进。想快速地挣一百万,想获得名声,最终却并没有给世界增加任何价值。”

我还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要去参加他的毕业晚会,去之前问他的爷爷:“我在晚会上该说些什么话,能让人们惊叹于我的见识,让大家看到我的出众?”

爷爷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说:“你应该想办法让大家惊叹于你竟然不说话。”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如何跟别的年轻人不一样?要能够沉住气,不那么张扬,不那么急于表现自己,这才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如果我们内心总是有一股躁动,总希望能够尽快地被别人看到,甚至采取各种速成之法来达到目的,这在孔子看来就叫作“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