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闷葫芦(1 / 1)

现在让我们把那一连串引向铀射线的发现的事件回忆一下。

伦琴用克鲁克斯管工作的时候,发现了一种不可见的X射线,这种射线是在那股穿过稀薄气体的带电微粒所击中的那一部分克鲁克斯管上产生的,而在那个部分又总能看见强大的磷光现象。

于是庞加莱提出了他的初步假设,认为不但克鲁克斯管能产生X射线,每次有物质发射磷光时,都有X射线产生。

接着就有好几位研究家忙不迭地进行实验,纷纷证明任何一种磷光物质在放光的时候,果然都有X射线产生。

贝克勒尔在寻找发光最强的磷光物质时,想起了自己常用的铀盐。

结果查出在X射线与磷光现象中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射线——铀射线。

当时有好几位研究家犯了同样的错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现在当然很难确定。

也许,他们所用的底片碰巧都不是上等品。

也许,他们的显影液碰巧都是劣等货。

也许黑纸不很厚,里面的底片只要经过强烈的日光一晒,就有点走光,其实这里并没有X射线的作用。

也许能发磷光的硫化物晒热后就分解,分解的生成物二氧化硫是容易挥发的,它一透过纸上的小孔,就把底片弄坏了。

以上这些原因大概都曾起过作用。实验如果做得不够仔细,实验者如果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那就一定会发生某种讨厌的意外事件,使研究家不知不觉地走上错路。

沙尔、涅文格罗夫斯基、特罗斯特,乃至贝克勒尔自己在最初一个阶段,都是这样搞出来的错误。后来贝克勒尔和特罗斯特把实验做得更仔细了,就查出磷光物质如果不含铀,便丝毫不能对底片起作用。

但这个错误却意外地对科学很有好处。正是由于这个错误,贝克勒尔才发现了“铀射线”,而这一发现,后来又引出了另一尤其惊人的发现。

铀射线在许多方面很像X射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线,都能对底片起作用,都能使空气带电。可是X射线能够毫不费事地穿透各种障碍物,铀射线却不能。铀射线虽然还有力量透过那层包在底片外面的密实的黑纸,穿过薄铝片,却没力量透过人体、板门和薄墙。X射线呢,像这样的障碍物却是挡不住的。

利用X射线可以照出种种极其有趣的相片。X射线照相这把戏对于观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最初一段时期,到处都把它当作供人解闷的魔术来表演。X射线时髦极了,连富裕人家大摆夜宴的时候,也往往要在客厅里支起克鲁克斯管,让交际花们看看她们自己那副“华丽”的骨骼。

至于铀射线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只有一些物理学专家才知道它。但在实际上,铀射线这种新奇事物,的确要比X射线奇异得多。

X射线是由快速的带电微粒击中克鲁克斯管上的玻璃而产生的,而铀及铀化物所发的不可见光线,却是自发的,没有任何显著的原因,它们没有受到光的照射,也没有受到热的作用或电火花的作用,可是它们经年累月、昼夜不停地发射着特殊的射线、特殊的能量。

射线的发射一分钟也不停止,可是那发出射线的物质本身,却好像丝毫没有变动。

这却是个极其惊人的闷葫芦,无法解释的真正奇迹。

这种奇迹,我们今日称它为“放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