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元素(1 / 1)

不久,到处有人出来模仿基尔霍夫和本生。

利用分光镜发现了好几种未知元素的消息,激动了好多位化学家。科学实验室纷纷装上了这种进攻太阳和水滴同样有效的新武器。化学家们纷纷把各种各样的物质,送进灯焰里去燃烧,查看它们的光谱,从而寻找新元素。

既然大家找,当然也就更容易找到了。

1861年,英国人克鲁克斯从一家化工厂里弄来了些特别的淤泥,一些沉淀在制造硫酸的铅室底部的东西,在这种淤泥的光谱上,克鲁克斯发现了一条陌生的绿线。

这样就找到了元素铊——一种重金属。

过了两年,德国化学家利赫杰尔和莱克斯又在一种锌矿的光谱里发现一条新谱线,颜色蓝得和蓝靛一样,产生这种谱线的元素,名叫铟(铟就是蓝靛的意思),也是一种白色的金属。

5年以后,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未知元素的踪迹,不过这一次的发现人不是化学家而是天文学家,那新谱线也不是在地球物质的光谱里找到的,而是在太阳光谱里找到的。

事情出现在日食的时候。法国天文学家詹森(8)和英国人洛克尔(9)把分光镜对准太阳,结果在平时出现钠的黄线的位置旁边,找到了另外一条明亮的黄线。

日食的时候,发光的日面整个被月亮遮住,只有最上几层炽热的太阳大气露在黑色月影外面,还能自由无阻地向地球射来一些微弱的光,这种光的光谱,完全不像那有着夫琅和费黑线的普通太阳光谱,詹森的那条陌生的黄线,就是从这种特别的太阳光谱上找到的。

这条黄色的谱线是由什么元素产生的呢?

谁都知道,太阳是不能放进化学烧瓶里加热,也不能送进工厂锅炉里蒸的。

因此,科学家们谈到詹森的发现时,只能说出一句话:“太阳上有一种未知元素,那是我们在地球上从来没遇见过的。”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可说的了,所以人们就给这种元素起名叫氦(氦的希腊文就是太阳的意思)。名称虽然有了,若问氦到底是种什么东西,形状怎样,性质怎样,那就谁也答不上来。

然而太**质的谜,要是能够猜破,不也很有趣吗?要是能够知道它很像地球上的元素,或者跟地球上的物质完全不同,那的确很有意思。可是这个问题的答案,难道必须等到人能乘火箭上太阳以后,才找得到吗?

那也不见得!氦的秘密,也许等不到你们读完这本书,老早就展开在你们面前了。

不过现在要请你们先听一听俄国的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10)在自己的书桌上,发现了几种新元素的故事。

他从来没有用肉眼看见,或在分光镜里看见那些元素,他仅仅是凭着高瞻远瞩的智力,就发现了它们。

(1) 古多瓦(1777—1838),法国化学家,是碘元素的发现者。——编者注

(2) 盖·呂萨克(1778—1850),法国化学家,是气体热膨胀定律的发现者。——编者注

(3) 本生(1811—1899),德国化学家,通过光谱分析方法发现了元素铯和铷。——编者注

(4) 基尔霍夫(1824—1887),德国物理学家,创造了光谱分析仪,为用光谱分析化学元素提供了基础。——编者注

(5) 1俄丈等于2.134米。——编者注

(6) 夫琅和费(1787—1826),德国光学物理学家。——编者注

(7) 德鲁蒙德(1797—1840),英国的一位工程师。——编者注

(8) 詹森(1824—1907),法国天文学家,使用分光镜观察日珥。——编者注

(9) 洛克尔(1836—1920),英国天文学家。——编者注

(10) 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依照原子量,发现了元素的周期规律,制作元素周期表。——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