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沟通:和孩子也要好好说话(1 / 1)

孩子的行为逻辑和大人的不同,所以别将成年人的思维先入为主地套用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往往会造成巨大的误解。

作为家长,我们毫无疑问地知道让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会给孩子报培训班学英语、数学,以及体育运动。孩子回家后,我们还要亲自盯着孩子一笔一画地写作业。我们知道孩子的学习很辛苦,所以会给孩子准备美味的食物、昂贵的玩具和看动画片的时间作为辛苦学习之后的奖励。我们还得每周末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度过亲子时光。

每位家长都竭尽全力,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像一位在高速赛道上驾驶车辆的汽车驾驶员,发动机轰鸣,油门踩到底,加油冲呀,我的小宝贝!

但是,家长们,请先稍微踩下刹车,从“少儿军备竞赛”的激烈氛围和焦虑情绪中脱离出来,暂时把孩子的表现放在一边,思考下面这几个问题。

1.当你在工作中被老板无端责难时,你心里在想什么?

2.你爱人说你做的菜咸了,你会不会觉得失落,并暗自打算再也不给他/她做饭了?

3.当你知道你妈妈花大价钱买的保健品是专门诈骗老人的产品,你会对你妈妈感到生气吗?

4.单位年终总结会,领导正在发表长篇大论,你大概坚持多久后开始走神?

5.当你犯了错误被公开批评时,你会更加诚恳地认错还是会觉得格外屈辱?

6.当你和老板讲述自己对某件事的意见,他说你居然敢顶嘴时,你是什么心情?

当你思考完上述所有问题后,请反思一下,你的孩子在听你说话的时候,会不会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会不会也和你当时的感受一模一样。

再换位思考一下,你在说话的时候,是否有考虑过你孩子的感受?你每次跟你的孩子想要严肃沟通某些事情的时候,你的孩子是否能开心地接受,还是会露出不耐烦、反抗、嫌弃、委屈的表情?你是否在沟通过程中比你的孩子更加容易陷入狂躁情绪?甚至,你说出来的话真的是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那么,现在请你思考一下,你是一个会说话的家长吗?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发布的一份《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对11万名四年级学生和7万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一组统计数据结论惊人,有超20%的家庭是完全没有亲子沟通的,而接近100%的家庭沟通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家长几乎不或从不花时间跟我谈心。

2.家长几乎不或从不询问我在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

3.家长几乎不或从不和我讨论我身边发生的事情。

4.家长几乎不或从不和我一起讨论电视节目或电影。

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在沟通中犯了什么错误呢?我们不是已经超认真、超真心、超诚恳地在和孩子说话了吗?我们难道不关心他们的成长吗?我们难道不是几乎每天都在跟孩子谈心吗?我们几乎用尽了浑身解数,不就是希望孩子能跟我们坦诚沟通吗?

在本章中,我将告诉各位苦恼的家长,你的沟通并不是真正的沟通,你试图拉近亲子关系的沟通行为,往往会将孩子推得更远。

我也将解答各位家长关于沟通的困惑:我本身就不是很会说话,那我跟孩子的沟通怎么办?我选择安静不干涉是不是最好的选择?

我还将介绍几招简单有效的办法,让家长能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亲子沟通不会演变为怒火的宣泄。你也会理解,为什么每次沟通前,你明明已经反复告诫自己要心平气和,而孩子却总能“恰到好处”地点燃你最深的怒火。

这一章的内容看起来会非常庞大而复杂,但核心思想其实只有一句话。

在沟通这件事上,你和你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