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很多时候都是课程要求的一部分,也的确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更是孩子在具备消化语料能力后,自行积累语料的主要工具。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例子,女儿问妈妈:“书读完了还是会忘记,那为什么要读书呢?”妈妈说:“正是这个读过又忘记的过程,塑造了你的人格,培养了你的价值观。”
读书总是会忘记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书中总有让我们舍不得忘掉的部分,而这部分就是我们需要做好读书笔记的内容。喜欢的语句、认同的道理,或者喜欢的小故事,都可以记在读书笔记上,使之成为语料库的组成部分。
读书笔记说起来就是简单的摘抄,其实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关键在于找对做笔记的方法和用笔记的方法。
1.做笔记的注意事项。
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因为要完成读书笔记,所以早早就摆好了文房四宝开始看书。一旦看到一个喜欢的段落,马上就抄下来,觉得作业又完成了一点。这个做法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阅读需要一定的连续性和沉浸性,跟着内容的思路走,才能更好地理解内容,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如果为了摘抄句子而过分关注文字本身的优美性,忽略了文章的连贯性、整体性,这种做法反而是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正确的做法是,遇到喜欢的句子先做简单的标记,然后继续阅读,等到读完一个完整的大篇章,再回过头来翻找标记的地方,摘抄记录。如果阅读的是短文、杂志一类的材料,也不要一篇一篇记,而是先读半小时左右,再回头一次性摘抄刚才标记的内容。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第一点,保证了连贯阅读,保持了文章的整体性。如果读一句记录一句,很容易就将文章碎片化。第二点,保证了沉浸式阅读,思路一直跟着文章在走,不会因为被打断之后需要再次进入。第三点,在读完一个大篇章,回头寻找标记的时候,又将这一部分快速地回顾了一遍,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通读过上下文,也会对标记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多了一些理解。
2.做读书笔记只是为了交作业吗?
读书笔记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数学考试前,大家会背公式口诀,回顾一下知识点;英语考试前,可以看看单词,听听录音找感觉。那么语文考试怎么复习呢?一方面是记书中的生词、古诗文等;另一方面可以翻阅之前的读书笔记,看看那些自己喜欢的句子、很有启发的小故事,这都是在为写作文找素材。
我们前面说过,读过的书总是会忘的,但总有一些你舍不得忘记的内容留在你的读书笔记里。经常翻看之前的记录,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回顾和复习,能够加深记忆,久而久之有一些句子或段落熟稔于心,可以大概地背出来,这也就成为你的语言风格、语言体系里的内容,而且是非常重要、非常精华的一部分。
读书笔记如果只为了完成作业,做完就放着,那就太可惜了。常看、常新、常记忆,让你的读书笔记真正发挥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