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的学习目标千万不能过高,否则基本就是放弃完成了。
很多家长容易犯一个错误,甚至自己当教师的都不例外。
我的一个朋友是中学教师,有一次跟我抱怨,说她的孩子(12岁,小升初)明明制订了暑假计划,但不按时完成,说话不算话,现在彻底耍赖翻脸,令她非常失望。母子俩正在冷战,谁也不理谁。孩子破罐子破摔,她也一肚子气。
她说:“本来我俩一起订了计划,每天早晨七点起床,吃完早饭后读两个小时英语,可以玩半个小时游戏,然后做两个小时练习册。下午两点开始做两个小时练习册,可以玩半个小时游戏,然后再写一个小时练习册。晚饭后的时间可以自由看课外书。
“但是暑假第一天,孩子就起晚了,上午读完英语就一直玩游戏,下午写了两个小时作业,又去玩游戏看电视了。我问他怎么说话不算话,他也不理我。第二天也起晚了,读完英语就一直玩游戏,到了下午还在玩。我问他怎么不学习了,他说反正就是不学。”
最后她又总结:“你说现在的孩子,一点毅力也没有,订好的计划一天都坚持不下来,还说话不算话,没有信用。”
我问她:“你有没有订过减肥计划?”
她:“有啊。”
我:“是不是计划每天跑五公里或十公里,中午主要吃菜,晚上不吃东西,三天之后就腰酸腿痛不能运动,开始休息,并且觉得自己饿得不行,需要安慰一下,开始叫外卖、喝奶茶、吃零食?”
她:“……”
很多事情,都是想起来容易,坚持下去难。制订计划的时候,大家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一天背100个单词,一年就是36500个,听起来非常有成就感,而且前几天因为单词简单,还真的能咬着牙完成任务。从长远来看,很少有人能每天背100个单词,并且完全掌握,还要坚持一年。制定宏大的目标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其实反而是可行性非常差的一种方式。必然无法实现的目标,人们肯定不会坚持,很容易就选择放弃。
我的朋友只看到孩子没有坚持计划,但没有思考孩子不坚持的理由。她认为孩子言而无信、没有毅力,而孩子也对自己有些失望,所以拒绝沟通,甚至自暴自弃。这个计划要求每天早起,而且保持七小时以上的高效学习时间,又是在暑假期间,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很有难度的挑战。这种计划放到家长身上,也是坚持不下来的。所以当我们类比到自己坚持不下来的计划,例如健身、减肥时,就很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了。
1.目标不在远大,贵在坚持。
目标的制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定个远大目标,而是先划定底线。哪怕一天背10个单词,一年除去各种异常,也有3000个。一周背一篇文章,一年也有四五十篇。一定要记住,目标的重点不是远大,而是点滴坚持。
2.目标定在什么水平?自律就能完成的最好。
那么目标定在什么水平比较好呢?是不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水平等,再充分分析、具体细化呢?
其实没有这么复杂,所有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长期的积累。我们可以这样说,制定并完成目标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自律能力的过程。
所以,具体制定什么样的目标,在方向上,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来定;在强度上,最好是定在孩子只要做到自律就能完成的程度。例如,先定一个每天在现有基础上再花30~60分钟就能完成的目标。可以不单纯用时间来限定,而是折合成等价的工作量,激励孩子高效完成。等到孩子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强度,养成习惯之后,再调整目标,适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