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后的“贤内助”(1 / 1)

武则天 蒙曼 747 字 7天前

冯小宝开始得宠的时候,也正是武则天向皇帝之位发起最后冲刺的时候。武则天还活着的两个儿子,李哲已经被她废为庐陵王,发配到房州囚禁起来了,李旦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是也被软禁在宫里,政务上一点都插不上手。所有反对她当皇帝的人,武则天都有信心搞定。人,她是能摆平的,但是当皇帝需要天命所归,怎么摆平这个天呢?这时候,冯小宝被派上用场了。整个朝廷里,没有谁比他和太后的心贴得更近,太后的事业就是他的事业。谁也别把他仅仅看成一个男宠,他也要有所作为,为太后排忧解难,当太后的“贤内助”。怎么才能当好“贤内助”呢?冯小宝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建明堂。我们讲过,明堂是儒家经典所记载的天子布政之所,非常神圣。武则天要把明堂建起来,以证明她统治的合法性。这个大工程的主持人就是冯小宝。让一个男宠去主持修建儒家圣物真够离经叛道的,但是,武则天用人眼光一向准确,冯小宝果真不负重托,不到一年就把明堂修成了。新修的明堂宏伟壮丽,有大概三十层楼那么高,起名叫万象神宫,武则天在那里祭天、祭祖,接受百官朝贺,大大出了一把风头。更加绝妙的是,冯小宝还在明堂背后修建了一座天堂,贮存佛像,遮风挡雨。这个佛像有多大呢?据说一个小指头就能装好几十个人,所以天堂盖得极其高大壮丽,一共五层,才到第三层就已经比明堂还要高了。武则天为什么要修建这么宏伟的天堂呢?一方面是因为冯小宝的宗教情结,另一方面,恐怕还是武则天此时想要利用佛教为自己当皇帝服务。

冯小宝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在佛教经典中找到了能支持武则天当皇帝的理论。我们前面讲过,经过刻苦攻关,以冯小宝为首的和尚终于在浩如烟海的佛经里找到了一部《大云经》,经里记载女主统治国家,最后又成佛。这就名正言顺地为武则天当皇帝提供了经典依据。但是,冯小宝并没有止步,为了普及《大云经》,他又带领一帮和尚炮制了解释经典的《大云经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晦涩的经文加以演绎阐发,并和当时流行的弥勒信仰结合起来,称唐室衰微,太后就是弥勒下生,必定取代唐朝的统治。武则天当皇帝的理论难题解决了,冯小宝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武周建国的大功臣,官拜正三品的左威卫大将军。

冯小宝做的第三件大事是帮助武则天讨伐突厥。冯小宝既然已经是大将军了,当然要建立军功。当时突厥常常威胁北部边疆,而武则天忙于改朝换代,对于武将不大信任,因此冯小宝又被派上了用场,去帮武则天讨伐突厥。第一次是在永昌元年(689年),也就是武则天称帝的前一年,武则天委任冯小宝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讨伐突厥。冯小宝本来是个卖药的小混混,哪里知道怎么打仗啊,可是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呀,他还真就去了。他的运气太好了,突厥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来无影去无踪,冯小宝到了前线,正好突厥兵走了。没找到敌人那就凯旋吧,回来以后,对武则天他可不这么说。他说,敌人闻风丧胆,听见他的名字就害怕了,所以他还没到那儿,他们已经望风而逃了。武则天也很高兴,当下封他当了二品的辅国大将军。

既然冯小宝打突厥有功,以后对付突厥的事就交给他了。延载元年(694年),也就是武则天当上皇帝的第五年,冯小宝又被派出去讨伐突厥了。这次,他的头衔是伐逆道行军大总管,两位宰相当他的幕僚,率领十八位将军出征。要说老天真是太照顾冯小宝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运气特别好,还没等出发,敌人已经无影无踪了,所以冯小宝又是毫发无损,再立新功。当然啦,他给武则天的理由仍然是,“敌人一听说我的名字就吓跑了”。

第二次讨伐突厥可以说是冯小宝一生事业发展的巅峰。他既是武则天的男宠,又是白马寺的住持,同时还是朝廷里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真是炙手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