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穿着越来越在意,作为一个男人,我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人们穿得好不好,穿什么,穿衣服的时候追求什么,是反映社会生活水准、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而纺织工程就是因此诞生的。

纺织工程涉及纺织制品的加工与制备以及有关性能的研究,主要是纺织品的纺织加工工艺,纤维制品的性能研究、生产,以及产品的检测和控制。

说到纺织工程的学校,就不得不提服装界的一南一北两所学校了。

“南”是东华大学,“北”是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创建于1951年,但是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由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于1927年改名为南通纺织大学,后又并入当时的私立南通大学,成为南通大学纺织科。1951年,为了加速纺织工业的发展,国家决定由上海三所高校的纺织工程系(包括当时的交通大学纺织工程系)合并为华东纺织工学院,并且在1952年,又合并了六所高校的纺织工程系。1985年,学校迎来了史上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中国纺织大学。由此可见,这所学校在这个专业领域的地位。学校于1999年改名为东华大学。而北京服装学院创建于1959年,学校依托首都的资源和传播优势,服装专业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北方地区服装类专业最好的学校。因为历史上纺织工业曾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除了这两所学校以外,还有很多学校的前身或者合并之前都是有纺织学院背景的,这一点我会在下一个专业上做相关介绍。

学校介绍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服装学院是浙江理工大学中最具鲜明特色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办的服装高等教育机构。1979年学校创办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专业,1982年创办服装设计专业,1985年成立服装系,1993年成立服装分院,1999年更名为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00年开始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FIT)合作办学,2004年经学科整合后,定名为服装学院。

学院现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各1个,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艺术硕士和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服装设计与工程隶属于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设计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现均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

学院现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饰品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产品设计(纺织产品设计)、表演(时装表演艺术、人物形象设计)等专业及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及浙江省本科院校“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服装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成立于1985年,目前拥有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表演和摄影4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下拥有服装艺术设计、女装设计、男装设计、形象设计、陈列设计、服装营销、针织设计和饰品设计8个方向,拥有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美术学3门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在以国际化办学的总体规划指导下,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一些知名院校和国际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多次进行互访,举办教育论坛、作品联合展演等形式的学术交流,并互派留学生。积极开展“2+2”“1+1.5”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推动学院的教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是大连工业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设施条件优良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具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院拥有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学院自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起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经50余年建设,已成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纺织科学与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点。学院具备完整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已形成了“纺织—材料—服装—环境”树状学科群。

学院现有纺织技术系、纺织材料系、染整技术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材料化学系6个系,拥有辽宁省清洁化纺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纺织清洁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功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院士工作站等平台。纺织科学与工程和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服装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学校秉承“崇真尚美”的校训,坚持特色办学,经过近60载办学积累,现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占地面积超过133万平方米,拥有教职工2000余人,20个教学院部,本科专业67个,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有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现代纺织技术和时尚创意与文化2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

服装学院从1987年开始正式招生,服装学科为武汉纺织大学的特色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其中,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2019年度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结构设计”“完美着装”分别获批2014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8年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学院作为全国十大服装名校之一,连续18年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新人奖”大赛全国服装院校排行榜综合积分榜名列第一。培养的学生得到行业的好评,每年包括乔丹、安踏、李宁、H&M、玛丝菲尔、赢家、雅莹、森马、劲霸、海澜之家、红人、乔万尼等多家知名服装企业在内的一百多家服装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各类服装岗位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学院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杰出的服装设计师,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阳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具有教授职称14人、副教授32人;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教师6人,其中1人获中国时尚设计“金顶奖”荣誉称号。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留学生200余人。现有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和表演等3个本科专业以及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日合作办学项目。拥有设计学(服装方向)、艺术设计(服装方向)、纺织科学与工程(服装方向)3个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省服饰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纺织服装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拥有10000平方米的多功能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与国内几十家知名服装企业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开展教学与科研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武汉纺织大学同时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武汉纺织工学院纺织系),是武汉纺织大学最早开始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院之一,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纺织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2015年入选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现代纺织技术学科群”立项建设,2016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六位,2018年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学院设有纺织工程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的“纺织印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0个,拥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湖北省“金课”、“湖北名师工作室”、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培育计划”等教学资源。近几年在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