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曾说:小品文好像以寡兵抵大敌,非集中兵力,直冲要害不可。又说:如果取整个的多数的材料,不如细密写少数的部分的材料。这里所谓中心,也就是这种态度的另一方面。
所谓中心,就是统一的意思。小品文字数不多,如果再散漫无统一,必致减少效用,没有可以逼人的能力。试看下例:
仍不到六时就起来了。因循惯了的我,这几天居然把贪睡的恶癖矫正,足见世间没有什么难事,最要紧的就是克己。克己!克己!校中先生所带讲的“克己”二字的价值,到今方才了解。
盥洗以后,散步校园,昨夜新晴的天,又下起雨来。满想趁今日星期天出外游耍,现在看去,只好闷居在校里了。“不如意事常八九”,世间大概如此吧。
——《朝晨》
上例前后二段间并无何等的联络,所说的全是截然不同的事,就是无中心、无统一的文字,令人读了以后,不能得着整个的情味。这样的时候,倒不如把两种材料分作成两篇小品文。
没有中心,文字就要散漫无统一,散漫无统一的文字断不能动人。但所谓中心,不是一定限于事项的统一,事项虽不前后联络,只要情调心情上能统一时,仍不失为有中心的文字。例如:专写西湖的早景,是统一的;但于一短文中如果兼写西湖的早景、夜景、雨景而确能表出西湖风景的情调(地方色)时,仍不失为有统一有中心的文字。试再看下例:
狗叫过好几次了,父亲还没有回来。在洋灯旁缝着衣服的母亲,渐渐把针的运动宽松;手中的布也次第流到桌上去了。
邻家很远,大哥昨日到上海做学徒去了。窗外的风声,犬声,壁上的时钟声,以及母亲的轻微的鼻息声,都觉得使我感着说不出的寂寥。
狗又叫近来了。母亲很无力地张开眼来,好像吃了一惊了似的,仍旧提起了皱罗罗布来一针一针地缝着。
夜不觉深了!
——《夜》
上例材料上并不统一,尽有前后无关系的事项。但情调却并不散漫,读了可以使人得着一个整个的寂寞无聊的感情。这就是以情调心情为中心的文字。
从此可知文字不可无中心,这中心用事项来做,或是用情调来做,是不必限定的。只要不是杂凑的文字大概自然都有中心可说,因为我们要忠实地写一事实或一情调时,绝不至于说东扯西,弄成无统一的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