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高血压,以下有几组数据:
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2013年)为10.4%,各民族有较大差异。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被诊断为糖尿病者比例达63%。
据估计,2010年全球高血压患病人数为13.9亿。一项对超过170万人的研究发现,我国35岁(含)以上成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4.7%。也就是说,在我国35岁及以上人群中,几乎有一半的人患有高血压。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的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
看了这几组数据,你也许会对我国居民糖尿病、高血压患病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形势不容乐观。
更加不容乐观的是——健康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甚至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亟待提高!
生活中的流言千千万,一个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的谣言广为流传:“得了高血压、糖尿病,千万不能吃药,会上瘾!永远戒不掉了!”每当我听到这个谣言时,都感觉像是一个笑话!而伴随这个谣言诞生的后果,并不是“戒掉了”降压、降糖药物,或是“戒掉了”高血压、糖尿病,而是得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并发症,如高血压急症、心脑血管意外、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
谣言不可信,谣言害人命!血压、血糖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人体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以上并发症的产生,借用药物的作用,将之降至正常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经过无数科学家、研究者的辛勤努力才研究出来的药物,却被当成是“会上瘾的毒品”,何其可悲!举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吃降压、降糖药物,就像肚子饿了吃饭一样,并不是说吃饭上瘾,而是机体需要保持不饿的状态。
我曾经看到一个纪录片,采访的是一个患糖尿病50年而没有产生任何并发症的患者。究其原因,该患者50年来一直坚持服用降糖药物及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血糖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另外,高血压患者不要盲目停药。一个老大娘70岁,头晕两天了。大娘觉得自己可能是感冒了,吃了一些感冒药,但是第三天,昏迷了。家属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是脑干出血,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但是在半年前自行停药去喝了一款保健品——降压茶。很多老年朋友宁可相信外面的保健品,也不相信正规医院的医生,这是一个很错误的做法。高血压的朋友一定要按时服药,防止高血压引起并发症,严重者会脑出血,危及生命。特别是一些有慢性病的朋友,一定要按时吃药,不要盲目地停药,一旦停药,会有一些慢性的急症出现。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1.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糖尿病患者须注意糖分的摄入。
2. 适量运动,保持150分钟/周。
3. 坚持服用降压、降糖药物。
4. 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血糖值。
5. 血压、血糖波动异常时,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嘱调整药物用量。
6. 定期体检,排除靶器官的损害。
7. 制作高血压、糖尿病疾病信息卡,以应对急症的发生。
我在急诊班时曾接待了一个长期卧床的老人,既往有高血压的病史,突然血压低了,后来追问病史,患者家属说,最近给老人吃药的时候都把药碾碎了吃。其实,有两类药千万别掰开吃,轻者影响药效,重者会危及生命。第一类是控释片或者缓释片,这类药它会慢慢发挥药效,一旦把它掰开或碾碎,浓度很高,对身体不好;第二类药就是胶囊,还有肠溶片。胶囊或肠溶片的外衣有一层保护膜,我们吃下去后,保护膜防止药物在胃里面被胃酸分解,让它直接到小肠里边,有一种保护的作用。你要是把药掰开吃,药不能到小肠吸收,会影响药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