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不要急着去正骨(1 / 1)

几天前,我给一位患者换药。患者是位老年女性,脑梗死后遗症,常年卧床,左踝关节皮肤破溃,伴有大量的脓液渗出,被厚厚的纱布包裹着。这样的换药我基本每天都会遇到。

有一种病叫压疮,也称褥疮,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易发的一种疾病。我本以为这位老太太也是因为褥疮才需要换药的。

但当我掀开老人的被子时,看到老人的小腿肌肉已经严重萎缩,粗细和正常人的手臂差不多,而且很明显地看到创伤引起的踝关节畸形、踝关节和足背高度肿胀,轻轻地托起患肢有明显的骨擦感(骨擦感是骨折的一种表现)。

家属解释道:“我老母亲前段时间不小心从**掉下来,把脚踝崴了,可能是骨折了,我们去了一个私人的正骨诊所为老太太‘正骨’。‘正骨’后那个正骨师给打上了石膏,石膏打了两周,把石膏拆下来之后发现老太太的脚踝骨折处并没有好转,反而皮肤有一些破溃,当时我们也没有太在意。因为我们年纪也大了,老太太被送到了当地的一家养老院。后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发现老人脚踝的皮肤破溃更严重了,并且有脓液不停地往外流,我们这才带老太太来医院。”

我请来了上级医师帮忙一起处理。经过两人20分钟的换药,最后给患者家属下了结论:老太太的踝关节已经感染,感染很严重,已发展为“骨髓炎”,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可以判断老太太的踝关节为粉碎性骨折,加之老人患有糖尿病,单纯换药根本无法控制感染,很有可能需要截肢。

私人的正骨诊所没有X线检查,不能诊断受伤部位是否有骨折以及骨折的具体情况。当老太太受伤后,本来很严重的骨折经过所谓的“正骨师”再次正骨,导致骨折更加严重,之后的固定也不正确,可能石膏卡压在了关节处,加之老人肌肉萎缩、患糖尿病、营养差而导致了皮肤的破溃。破溃后因为老人长期卧床,破溃的皮肤形成了“压疮”,感染至骨折处引起坏死和骨髓炎。如果老人伤后第一时间来医院,结果肯定不会这么糟。

当受伤后,如扭伤、摔伤等,第一时间绝对不可以揉、不可热敷,建议大家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治疗。不要盲目地相信一些所谓的祖传正骨、中医正骨,不要找私人诊所在未做影像学检查的情况下去实施手法复位、正骨。

踝关节是最容易扭伤的部位,扭伤后,受伤部位难以活动,感觉周围的肌肉疼痛,关节处可能会肿胀,皮肤表面产生瘀血,不能负重行走。

踝关节扭伤急救措施

· 立即停止运动,以防加重伤情;

· 用毛巾包裏冰袋或用冰镇矿泉水冰敷扭伤位置,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热敷;

· 如果是不太严重的外侧踝关节扭伤,平卧休息的时候在受伤的脚下垫个枕头,以缓解充血和肿胀;

· 如果非常疼痛,可咨询医生使用止痛药;

· 严重的扭伤可能导致骨折,应尽快就医,请医生进行处理。

崴脚怎么办?崴脚后,脚脖子肿胀疼痛,不能揉,不能“烫”,抬高患肢,前三天用凉毛巾外敷,收缩血管消肿;三天后用温毛巾外敷,舒张血管消肿。当然在这之前,最好先去医院拍个片子看看骨头。

再来说下压疮。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压疮的并发症。压疮多出现在截瘫、慢性消耗性疾患、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身上,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多发于骶骨、坐骨结节等骨隆突处。

压疮早期皮肤发红,采取翻身、减压等措施后可好转。当皮肤出现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多时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检查、勤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