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她是最不需要宫斗的女人,一生专宠(1 / 1)

皇帝的后宫有多少女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佳丽三千?这些数字虽有夸张之嫌,但皇帝的妻妾一般都两个以上,比如朱元璋,除马皇后外,还有19位妃子。康熙的后宫前前后后五六十个女人,就连末代皇帝溥仪,也有一后一妃。不过在紫禁城中,有一个皇帝,他不走寻常路,东西六宫对他来说都是些“空房子”,他一辈子只爱一个女人,号称皇帝界的“一夫一妻”。

这个人就是明孝宗朱祐樘,而那个幸运的女人就是他的张皇后。

写后宫妃嫔,我很少用“爱情”这个词。对于这些女子,想和皇帝有点爱情真的太难,也太奢侈,她们宫斗争宠,更多的,只是为了能活下去,而不是为爱。

不过对于明孝宗的张皇后,皇帝的爱情真的来了,而且很甜,也很长,因为她的皇帝老公一辈子就只有她一个女人,他们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偌大的东西六宫就如同摆设一般,除了张皇后,再无其他脂粉。

张皇后是一个从出生就自带“光环”的女子,典籍里记录了她出生时的两个“神话”。一个是说她的母亲金氏某天梦见月亮跑进了肚子中,结果醒来后就怀孕生下了她,“梦月入怀而生”(《明史·后妃传》)。

另一个是说她曾嫁给一男子,但婚后男子就生了大病,结果当她被选为太子妃后,该男子的病却突然好了(《罪惟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张皇后的“出生异兆”迷信色彩太浓,目的只是渲染她当皇后的顺理成章而已。

张皇后不是月亮投胎,她的父亲张峦是一个读书人,后来凭借优异成绩被保送至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在满是书香的家庭中,张皇后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

成化二十三年(1487)二月初六,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朱祐樘成婚,当时的两人如胶似漆,他的眼里只有她,而她的心里也只有他。

而后,朱祐樘登基,张氏晋升为皇后,两人一起住在乾清宫。往日的这里,威严、肃穆,伺候的太监宫女一大堆。而现在,这里只剩下寻常夫妻的恩爱和甜蜜,据说朱祐樘仅留下了少量的宫人,他内心渴望着平静,向往寻常百姓家那种夫唱妇随、一夫一妻的恬淡。

张皇后的厨艺很棒,她会在丈夫忙碌一天后,亲自熬上一碗清香的碧粳粥,有时还会再炸一碟花生米,准备几个小菜递上。

有人说,皇帝和皇后更多是“利益关系”,但对于孝宗和张皇后,夫妻之爱更多,他们无话不谈,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一起看雪、看月、看星星。

孝宗的后宫,出奇地平静,没有宫斗争宠,有的只是爱情,正如晚明学者黄景昉形容的那样:“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

张皇后在幸福之时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大危机:她还没有生育子嗣。这对于帝王家来说,简直是灾难,她着急、焦虑,人也日渐憔悴。

当时有很多大臣都为皇帝着急,他们上书请求能多册立几位妃嫔,这样子嗣也会充裕,可孝宗以各种理由拒绝,先是说自己要为先皇守孝,三年期满再说。后来,又以先皇的陵墓没修好,起丧的草庐还很新等理由搪塞。

不过好在老天眷顾张皇后,弘治四年(1491),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后来的武宗朱厚照出生了。

这个孩子,不仅成功堵上了大臣们的嘴,而且在她心里,分量极重,因为这是二人的爱情结晶。

嫡长子的出生让两人都很欣喜,他们竭尽所有地去爱这个孩子,可这种爱,或许可以称作溺爱,为这个男孩成为明朝历史上一位叛逆的皇帝埋下了伏笔。

关于朱厚照的身世,《明史》《明书》《明孝宗实录》都记录了一个“疑案”,说是某天,一个叫郑旺的人称太子朱厚照并非张皇后所生,而是自己的女儿、当时为宫女的郑金莲所生(郑旺妖言案)。

历史的真相或许只有孝宗和张皇后自己知道,但我更宁愿相信,这个孩子,是上天的恩赐,是对无情帝王家的一种“慰藉”。在这之后,她为他又接连生了一子三女,可惜都没有活下来。

弘治十八年(1505),36岁的孝宗卒于乾清宫,可想而知,当时的张皇后是有多撕心裂肺,他走了,她还活着,阴阳相隔。

张皇后是幸运的,她真的嫁给了“爱情”,关于她,故事还在继续,那是她坎坷的后半生,但我真的不忍去续写,一个帝王家的女人,能得到爱情,太不容易,我希望大家记住的,是她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