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摔跤,大家也许会联想到武力啊、打架啊,其实,摔跤是一项历史非常悠久的体育运动,早在公元前的古代奥运会中,摔跤就被列为比赛项目。古希腊人认为,一个人既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还应该有强健的体魄,因此他们非常崇尚摔跤运动,当时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军事将领都是一等一的摔跤手,大哲学家柏拉图据传就是当时的摔跤名将。
摔跤要怎么“摔”呢?一般来说,现代的摔跤运动分为“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种类型。古典式摔跤只能用手去抱对方腰以上的部分,来将对方摔倒,不能触碰对方的腿。而自由式摔跤不仅可以用手去抱住对方腰以下的部位,还可以用腿去绊对方的腿,被人们笑称为“想抓哪就抓哪”的运动。摔跤运动不仅考验摔跤手的技巧,也考验摔跤手的体能、意志、耐力。前几年风靡中国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讲的就是印度一位摔跤手爸爸克服了重重困难,将他的女儿培养成一名成功的摔跤手,最终获得英联邦运动会女子摔跤冠军的故事。我们再来看看,其他民族还有哪些有趣的摔跤运动呢?
日本相扑:最灵活的胖子
相扑运动起源于中国,后来才传入日本,在中国秦汉时期被称为“角抵”。
提起相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相扑运动员的外形,他们通常有着极其庞大的身体,穿着兜裆布,梳着小发髻。在日本,相扑运动员被称为“力士”,这个称呼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因为相扑选手的块头非常大,按照规则,选手的体重必须在120千克以上,大多数选手体重都在150千克以上,他们体格强壮,膀大腰圆,走起路来虎虎生威。相扑选手虽然块头大,却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笨拙,因为他们通常要进行大量的健身运动,把身体练得强壮有力。因此,相扑选手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灵活的胖子”了。
相扑比赛时,选手使对手除了两个脚掌以外的任何一部分触到地面,或使对方身体包括手脚在内的任何部分触及界外地面,就算胜利。相扑比赛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不过,当出现厉害的相扑选手时,有时候比赛在几十秒甚至几秒内就能结束。有人可能会问,那么短的时间里角逐出胜负会不会太草率?其实相扑运动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在日本的茶道里,有“一期一会”的说法,形容一生只有一次的相遇,要用心款待对方,相扑比赛也一样。相扑在日本,被尊为“国技”,是十分高雅的运动,相扑运动员要文武兼备、胸怀宽广,具备纯真、热忱、果敢的品质。有名的力士都拥有大批的粉丝呢!
巴西柔术:以柔克刚的威力
巴西柔术起源于日本的柔术。20世纪初,一位叫前田光世的日本柔术大师来到巴西,将他的柔术本领教给了一个名叫卡洛斯·格雷西的巴西人,格雷西和他的后人将柔术运动继续发展和推广开来,最终使巴西柔术成了一项风靡世界的格斗运动。
当我们观看巴西柔术比赛的时候,如果不懂其中的规则技巧,会觉得,这不就是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在地上滚来滚去吗?巴西柔术的特点确实是要把对手拖到地面上,然后再进行缠斗。不过,柔术的技巧就在于一个“柔”字,也就是灵活。巴西柔术也讲究使用身体力量,但不是使用蛮力,而是每次用力都要找好明确的着力点,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来制伏对手。因此,在巴西柔术运动中,两个选手的对抗就仿佛在用身体下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