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孙悟空难道是“印度猴”?(1 / 1)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胡适先生曾经说,孙悟空是一只印度来的猴子。这可令人大吃一惊,齐天大圣孙悟空竟然不是“国产货”,而是“进口货”?

原来,印度有一部古老的长篇叙事史诗《罗摩衍那》,它与另一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并称为印度的两大史诗,被人们传诵至今。那么,孙悟空这只来自东方的顽猴与印度的史诗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要从《罗摩衍那》的故事讲起。

在印度梵语里面,“罗摩衍那”的意思是“大神罗摩历险的故事”。罗摩是国王十车王的长子,娶了美丽的悉多公主为妻。国王的小王后听信谗言,以国王从前曾许诺赐给她两个恩惠为由,向国王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求流放罗摩十四年;二是要立她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太子。十车王为了不违背自己的诺言,只好同意。

罗摩在流放的途中,遇到了魔王罗波那的妹妹女妖苏白。苏白爱上了罗摩,但罗摩忠心于自己的妻子悉多,并不理睬她。苏白十分嫉妒,她找到哥哥罗波那求助,罗波那驾着云车,用诡计骗走了罗摩,把悉多劫到了自己的楞伽国。

罗摩四处寻找悉多都找不到,于是就求助于猴子国的国王。猴子国中有一位神猴大将,叫哈奴曼。哈奴曼身大如山,高耸如塔,脸放金光,尾长无比。据说他神通广大,能在空中飞行,还能把喜马拉雅山拔起来背着走。罗摩相信,只有哈奴曼能找到悉多。

哈奴曼率领他的猴子大军来到海边,大海真广阔呀,仿佛装得下整个宇宙。哈奴曼要从这里跳过大海,跳到楞伽国。当他向着大海猛然一跃,一道金光像箭一般直冲云天。山上的树木、花草被他起跳时刮起的疾风拔起,形成五彩缤纷的花流,纷纷扬扬落入大海,宛如灿烂的群星布满蓝天。众猴兵欢声雷动,久久不息。

天上的众神见哈奴曼身手如此矫健,都十分高兴,向他身上撒鲜花和甘露,给他鼓劲。一位神仙对海底的金顶大山梅那迦说:

“站起来,众山之王,让哈奴曼在你身上歇歇脚,把剩下的路程跳完。”

金顶大山梅那迦钻出海面,展露山峰,迎接哈奴曼。正在飞行的神猴看到海面上突然冒出一座山峰,不由得心中一喜,叫道:“好!来得真及时!”他落在山顶,稍事休息,又跃上天空,继续飞行。

正当哈奴曼继续飞向楞伽国时,途中被另外一个妖怪须罗娑一口吞下去了。哈奴曼在这个妖怪的肚子里,心生一计,他把身子变得非常之高大,妖怪也只好把自己的嘴巴张得越来越大,后来那妖怪的嘴张开竟有好几百里那么大了,哈奴曼趁妖怪来不及把像海一样大的嘴巴闭上,忽然把身子缩成拇指一般小,飞快地飞了出去,一个筋斗飞到了空中,说:“妖怪!可惜你没有福气吃掉我!”

终于,哈奴曼飞跃了大海,来到楞伽国,他又变成一只猫,到处搜寻悉多的身影。终于,哈奴曼找到了被关起来的悉多,他告诉悉多,自己是罗摩派来救她的,并把罗摩的信物戒指拿了出来,悉多悲喜交集,她也把一块宝石信物交给哈奴曼,让他带给罗摩。

找到了悉多,哈奴曼可以回去向罗摩复命了。但是他想试一试魔王罗波那的威力,于是大闹楞伽城。他使了一个计谋,故意让自己被魔王抓住,魔王在哈奴曼的尾巴上涂上了油,点燃了哈奴曼的尾巴,企图把他烧死。但是机智的哈奴曼还是找到机会逃脱了,他在楞伽城里面到处乱跑,四处点燃熊熊烈火,火烧了楞伽城。然后哈奴曼纵身跳过大海,回去找到罗摩,他将带领大军,再袭楞伽城,救出悉多。

听说罗摩率领猴子大军来到大海对岸,打算渡海,魔王罗波那赶紧召开军事会议,魔王的弟弟维毗沙那却主张交出悉多,与罗摩和好。罗波那大怒,把维毗沙那赶走了。于是维毗沙那背叛了他的哥哥,跨过大海投奔了罗摩。罗摩得到海神的帮助,在大海上造了一座跨海大桥,率领猴子大军渡过大海,把楞伽城团团围住。接着,罗摩大军和魔王大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罗摩受了重伤。

哈奴曼到北方神山喜马拉雅山去采集仙草,给罗摩治伤。但是仙草却隐藏了起来。哈奴曼把整座神山都托在手中,来到两军阵前,用仙草治愈了罗摩的伤,又把神山放回原处。

最后魔王罗波那和他的几个儿子都阵亡了。罗摩立罗波那的弟弟维毗沙那为楞伽王。罗摩和悉多夫妻团圆。此时,罗摩流放十四年的期限也到了,他回到自己的国家成了国王。为了感谢哈奴曼,罗摩赐他长生不老,哈奴曼终成“正果”。

印度神猴哈奴曼神通广大,智慧非常,法力无边,是不是和我们的孙悟空有些像呢?哈奴曼也是印度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为了纪念哈奴曼双腿劈开飞跃大海那神奇的一跃,现在的印度瑜伽里面还专门有一个姿势被命名为“神猴哈奴曼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