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1)

很久以前,读屠格涅夫的小说《木木》,小说中一个哑奴和一只狗的生死相依,无言而又至深的交流,使我在那一刻确信,狗不再是一个低等的动物,它也不仅是看家护院的恶犬或贵妇膝上的宠物,它同样可以是穷人和奴隶的朋友,毫无势利的义士,甚至是上帝的信徒。它们忠诚、勤劳,但求付出不求回报。在某些世俗的人身上,这些品德已经逐渐消失殆尽了。狗性中深具超凡的神性,而人性中却潜藏着可耻的兽性。

在这个越来越世俗、越来越淡漠的现代社会里,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讲究效率,追求功利。为了追求所谓的物质文明,人们再没有耐性坐下来互诉衷肠,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越来越大,此时,还有谁在保持着不变的忠诚呢?还有谁不嫌你贫穷、不嫌你丑陋、不嫌你疾病、不嫌你衰老呢?还有什么值得你去倾注关怀,甚至喜欢你唠叨,让你唤之则来,呼之则去,不计较你的粗鲁和无礼,并无休止地迁就你呢?是啊,除了狗儿还有谁呢?

狗儿的要求最简单不过了——只求温饱而已。它虽然无法与人交谈,却懂得察颜观色,欢喜时它能与你一起欢呼雀跃,伤心失意时它会舔拭你的涕泣,愤怒时它可以当你的出气筒。

其实,狗从远古开始就伴随着人类成长,并在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守护着人的孤独。

在所有的动物中,狗也许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同时它又是最具灵性的尤物。它带着晶亮忧郁的眼睛来到人间,感受人间的苦难和罪恶,也遭遇人的迫害与放逐,但它始终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义无反顾地追随着人类的脚步,似乎永远不会背叛人的情感……

狗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虽然没有相同的血缘,却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性和丰富的情感。对狗类的了解通常也可视为对人本身的反观,解析狗的意识、心理和情感,同时也可以说是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进一步解读和沟通。

狗儿是我们最忠诚的仆人,最可信的朋友,为了巩固我们之间的情感,它们委曲求全,忍受了太多太多的痛苦和哀伤,临死还在感激着我们的收养。(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在收养它们的日子里并没有真心善待它们。)它们难道不正是一些宽容和无私的道士吗?

甚至为了取悦人类,狗还要竭尽所能地模仿人类的笑容。它们笑的时候,脸部表情愉悦而放松,两耳下垂,眼睛半眯,嘴唇柔软微启,双颊高耸。

在人类的面前,它们很不自然地缩紧双唇,露出牙齿,装出人类笑的表情。当它们“笑”的时候,同时还会四脚朝天,柔顺服从地**腹部,这表示狗儿不但在笑,而且还在充分表达自己“笑”所代表的含义。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来想它们的用心良苦,因为这是小狗对大狗表示顺从的动作,它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渺小和软弱,希望借此能够得到人类的关爱。

这样的动作不是也存在于我们人类吗?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狗儿对人类宽容的心态,读懂了狗心,便洞悉了这个世界上被我们忘却了的忠诚和仁爱,便也学会了接受别人或被别人接受。

你翻看本书中各种美丽的狗照,不禁一番爱怜。同时,行走在大街上,时常可见一些富态十足的玲珑小狗,在主人的脚边憨态可掬地闲逛,但想到还有多少失去宠爱的狗儿野居于荒郊野外,忍受着寒冷和饥饿的折磨,心中不禁又是一番感叹。不同的狗有不同的狗命,其间的天壤之别又何异于人类!读一篇优雅的关于狗的文字,反省一回百面人生,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各有一番见仁见智。

我还想问一问,曾经有过狗儿走进你的生命吗?你给了它一个什么样的命运?面对那一双双渴盼的眼神,你我可以只供温饱,可以置之不理,也可以忍心抛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己成为爱狗族,自己当另一个伯莱明的主人——只要你愿意。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