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三部曲》总序(1 / 1)

屈指算来,已到知天命之年,人生苦短,还未及眨一下眼,生命与事业便如一支蜡烛,已经燃去了一半。我自大学毕业,这些年基本上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在新闻圈里打转转。先是长期在基层当记者,后又调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搞管理。这生活说简单也简单,就是采写新闻和管理新闻。要说复杂也复杂,当记者时走南闯北,吃百家饭,见百种人,行万里路,终日就像在球场上紧张地传、带、投球一样,不知多少回地写稿、改稿、发稿。到后来调到国家新闻出版署,面对全国的宏观管理,每天规划计划,调整结构,总结经验,查堵漏洞,立法执法,奖优罚劣,品评作品,探研业务,以至于承担责任,被人褒贬,毁之誉之等等。这次第又怎是一个“管”字,或者一个“官”字所能了得。

就这样纷纷攘攘地走过了一大段路,猛回头一想,却又发现有许多事原来是多余的。就像草木经秋,最后抖落掉身上的残枝败叶,有用的其实只有那么几粒种子。我常想,如果对自己删繁就简,这二十八年的新闻生涯到底还能剩下些什么呢?新闻是易碎品,当记者时写的那些东西当然再不必给人看;管理要得罪人,已说过的许多恼人的话当然更没有人想去听。但是,新闻易碎还会有人去写新闻,管理难搞也总还得有人去搞。就像作为个体的生命总要消失,而生命的长河却接流永续。那些生物学家、医学家,明知自己生命的短暂却还要孜孜以求生命的道理。我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工作,就像循着一种程式跳舞,原来在暗合着一个理。人生中多少事都要被风吹雨打去,唯有那一套大大小小的理是永存的。每个人的生命及其事业,无论多么轰轰烈烈,最后都要化作一滴水,融到了真理的长河里。所以无论是当记者,还是搞管理,越到后来,我就越想琢磨这其中的理,渐渐有了些笔记,这就是现在奉献于读者的《新闻三部曲》。

《新闻三部曲》是我新闻生涯的三个侧面,也是我经历的这三个方面的资料与思考。《没有新闻的角落》是讲怎样当记者,是一个记者藏在稿件背后的东西,是他的酸甜苦辣和他所体验的理想、事业及世态人情。我向来认为记者的功夫是七分采,三分写。这本书是在基层当记者的体验,主要是谈采访,它是一本采访论。《新闻绿叶的脉络》是研究怎样写稿,怎样办报刊,是我担任全国历次新闻评奖评委时所写的笔记。这是山外看山,从局外品评一篇稿的得失,它为什么入选或者落选,其优劣点在哪里。它是一本写作论。《新闻原理的思考》是讲怎样搞管理,是就管理中碰到的问题顺藤摸瓜,涉及新闻学的原理及它与社会、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还有记者修养的深层次问题。这一本比较宏观一点,是一本管理论、规律论。

这三本书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想透过现象找本质,但我不知找到了没有。在这里我只是把自己的理解,连同材料、思路和盘托出,算是对我从事了几十年,也抚育了我几十年的这个行业的回报。这粒种子是饱是瘪,能不能在新闻的原野上再发出一点新绿,只有留待实践去检验了。书已出版,我心已遂。

1996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