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诸权威:两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你都不信?(1 / 1)

我曾在课间听到这样的一段对话:

学生甲:听说你感冒了,要多吃维C哦。

学生乙:嗯,这个说法我之前倒是听说过,可是吃维C就能治感冒……这太简单了吧?

学生甲:你看我朋友圈里的这篇文章,这个观点是莱纳斯·卡尔·鲍林提出来的,他可是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学生乙:哦,既然这样,那我就试试看。

“吃维C,治感冒”这个说法确实在很多健康栏目的文章中有所提及。但是,如果真的有这么神奇和简单的话,市面上的各种感冒药不都成了摆设啦?

我决定让这两个学生去查一查,看看这个说法究竟是不是真的。

一天之后,两位学生拿来了一些有趣的信息:

1.莱纳斯·卡尔·鲍林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并在1970年出版了一本叫《维生素C与感冒》的书籍。此书立刻成为畅销书并引发了美国的维生素C保健狂潮。

2.鲍林一生中确实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一次是1954年因在化学界方面的工作取得诺贝尔化学奖,另一次是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两个奖项似乎与他在健康方面的研究没有太大关系。

3.当时的医学界对于鲍林的观点大加反对。主要原因是鲍林并没有拿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另外,鲍林建议服用的剂量远远超出医学界所认为的合理的规定用量。

4.关于服用维生素是否有利于健康的争论并无定论,很多最新的科学实验都在改变着人们对于维生素的认知。比如南方周末在2007年就有《维生素:从补药变毒药?一项颠覆常识的最新研究显示,长期服用维生素明显增加死亡率》的文章。同时,果壳网在一篇名为《十大最流行的生活谣言》中将“高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列为谣言。

很明显,鲍林是著名的科学家,但是他并不是医学领域的专家,我们对他在健康方面的言论应当持有合理的怀疑态度,而不是直接就去尝试。

当我再次询问这两位同学:“你们还相信吃维C能治感冒么?”两位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老师,我们似乎太容易相信大牛的说法了。”

当我们轻易地就相信某位专家、权威或长辈的话,却从来不去考虑对方的观点是否真的合理时,就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误。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诉诸权威谬误就是:师长说的就是对的。比如:

小妍:“咱们到底报不报雅思考试啊?”

小荻:“报吧,咱们的辅导员和专业老师都说报了有用呢!”

再比如:

李伟:“不是说好了暑假要一起去西藏旅游吗?怎么变卦了?”

王强:“我爸妈说去西藏太危险……还是算了吧。对不起啊。”

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都是我们值得信赖的人。但是从一个具体的事情来看,他们的观点只能是作为我们行动的参考。他们有自己要考虑的理由,而你也有你自己的原因,这两者完全重合的可能性并不大。想清自己内心需要的是什么,并能够将行动的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这样的事情就值得去做。

因此,当某些师长或专家试图通过自己的观点来影响你的时候,你还需要询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他们所说的话是一家之言还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共识?

如果雅思考试的证书能够和律师执业证或会计从业资格证那样,成为从事某一行业必须获得的证书时,那么去参加雅思考试是非常有价值的。

如果王强能够在网友评价和媒体报道上发现大量事实证明近期在西藏旅游确实存在着极高的风险,那父母的话才算有说服力。

反过来说,如果鲍林不是医学专家,但如果他的观点经过查证资料,说明他的观点已经在医学领域获得了充分的证明和认可,那自然也可以去相信。

另外即便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也要意识到权威和专家也会受到偏见和利益的驱使。

曾经风靡全球的《水知道答案》一书中称水能够感知人的喜怒哀乐,并且水分子的形状会因为人赞美和咒骂而不同。被赞美的水分子结构规整美丽,而被咒骂的杂乱丑陋。

但即使该书的作者江本胜用了大量的图片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可水能够感知人的情感的说法是假的。

其实,水结晶的形状与结晶时的温度和湿度有关系,只要操纵好这两个因素,就能够获得理想的水结晶。

为什么江本胜要做这样的研究呢?

后来发现,江本胜有一家集团公司,专门出售号称拥有完美结晶结构的“高能水”并售价不菲(35美元/8盎司)。他的伪科学结论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而服务的。

据说,美国的一些科学家也曾受聘于某些烟草公司,进而要去证明吸烟对于身体是没有危害的。

其实,任何一个社会人,无论他是什么身份,都会受到经济、政治、地域、甚至宗教方面的影响。因此,全面考虑发言者的背景,同时思考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之所以说《水知道答案》中的言论是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局,还在于江本胜的“医学博士”头衔完全是买来的。他并没有受到过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教育。

换个角度,正因为很多人盲目相信权威,结果就有人试图伪造一个权威或专家来说服大家,也许这个权威(人或机构)压根就不存在。

有一篇名为《美国正式宣布转基因有毒》的文章在各大网站和论坛疯转。文中称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发布报告称:

“一些动物实验表明,食用转基因食品有严重损害健康的风险,包括不育,免疫问题,加速老化,胰岛素的调节和主要脏腑及胃肠系统的改变。”美国科学院环境医学研究院得出的结论引起了轰动。

报告强烈建议:转基因食品对病人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号召全体医生不要让他们的病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教育所在社区民众尽量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这是真的吗?

后来,有一名叫Mr-Jiaze的网友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鉴别出了文章内容的真假: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他先搜索了维基百科中文版,结果是:

后来他又搜索了维基百科英文版,结果是:

另外,他发现谷歌和百度也没有任何关于这个机构的词条和介绍。真相水落石出。一个从来就不存在的机构怎么能够说出靠谱的言论呢?

下次记住,凡是不剧透权威观点来源或者出处的,往往是不可检索的消息。

互动练习

前阵子网上流行过,据说是澳大利亚的一位知名教授发明的生理四期减肥法,百度一下这种方法,说说你最后的结论,这个方法靠谱吗?

请写下你的答案,记得@秋叶和@西安黄鑫。好作业,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