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

Q: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你喜欢这样的状态吗?

A:从2012年到现在,我的每一天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财富自由之后,并不会变成一个天天享乐、想着周游世界、每天打游戏的人。不仅仅是我,很多更成功的人,包括我的老师马云,我的校友巴菲特,他们每天都在工作,工作是他们的乐趣。

我从周一到周日都在工作。当然,我非常喜欢现在的状态。虽然在工作,但每件事情都是我真正想干的。工作让我的幸福感很强,工作于我是一种享受。如果一个人能将自己每天在做的事情,有效地调整成为愉快的状态,那么他就在接近财富自由了。

Q:我是一名曾留学美国的大学毕业生,95后,金融专业,对金融兴趣浓厚,现在在一家私募基金的公司里实习。但父亲希望我可以脚踏实地做实体,开一家餐厅。我很迷茫,该如何开启自己的职场生涯呢?

A:你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

没有所谓的实业,只有各行各业。即使是做实业也会涉及到金融融资,行业并无高低之分。

职业生涯重要的是兴趣。私募基金是要在本质上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而判断一间公司好坏的最好方式是自己经营公司。所以,你可以先追随自己的兴趣,在金融行业工作一段时间,如果日后有机会尝试创业,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也能提升你对创业过程的理解。

Q:我是女生,在三线城市从事纹绣师,工作月入8000+,但每个月开销都要1万多,花钱学美术、学英语等。这样下去根本存不住钱,如何多赚钱呢?

A:我们知道,直男很省钱,女生爱花钱。所以存不住钱很正常。至于赚钱,建议你来一线城市。年轻的人到了一二线城市,机会更多,赚得肯定比现在更多。更换生活的城市是一个开源、增加机会的过程。然后需要节流,因为从三线城市到大城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投资,所以要积累本金,摒弃不必要的花销。纹绣师学美术很重要,那么英语就先放一放,国内市场已经够大了。

Q:我在昆明从事餐饮业,5万元的存款如何能够实现快速增值?

A:我觉得5万块钱存款,第一可以吃,先改善自己的伙食,通过品尝自己餐馆的饭菜改善自己的生活。第二还可以吃,提升自己的业务,品尝其他优质餐馆的特色美食,不断提升自己餐馆的饭菜质量。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远远比用5万存款投资要赚得更多。

Q:如何创业?

A:问得太大了,可能我在下本书中会全方位阐述。不过,我现在有三个体会:第一,定下来创业,那就是一辈子要干的事业。第二,要坚持,创业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员工跟别的公司跑了,女朋友跟别人跑了……都是可能发生的,即便如此,也要坚持。第三,要积累,团队和伙伴都是慢慢积累而来的,创业是马拉松长跑式的过程,千万不要急。

Q:我2016年3月来京,月薪5000+,遇到了深爱的人,她对我也是。无奈她一直有一个感情平淡的北京土著男友,我是插足者。女朋友的母亲极力反对我们在一起,因为那个北京男孩有北京户口和房子。她忍受不了两方面的压力,要和我分开。我可以不顾一切实现这份爱情,我觉得她是我人生的最终目的。财富自由是手段,早一点实现财富自由,就早一点有底气。我的想法对吗?

A:婚姻的本质是指寻找家庭的合伙人,这种合伙关系不仅仅意味着感情契合,也意味着经济、地位、观念的契合。结婚还是要谨慎。要知道,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连合伙开公司的经历都没有过,而合伙开公司的难度要远低于合伙组建家庭,因为家庭中两个人不仅始终要待在一起,家庭破产清算(离婚)的难度也相当大,很多时候各执一词,无章可循。

对于你现在的状况来说,彼此的感情固然很重要,但是同时就像拆解公司的日常运营一样,能不能把这件事情真正做好也非常重要。我们研究一个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判断是否值得去做,确定要做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可行性,如果可行性太低的话依然无法操作。

目前来看,你还是先收心,好好处理下自己的人生。在北京打拼,5000+的月薪并不高。你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提升自己在北京这个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关于财富自由,我认为财富自由并不是一种手段,财富自由本身就是一种目的。财富自由通过精神自由实现,财富自由保障自己的精神自由,最终个人真正完成独立。相对应,结婚并非一个目的。人生的目的并不在于为一个人活着、为另一半活着或者为实现一份爱情,相反我认为一个人实现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真正独立,再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最终的目的。爱情其实是这两个独立灵魂的一种结盟。

我是这么理解财富自由和爱情的。

Q:如果说财富自由的前提是精神自由,可以理解为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那么面对碎片化的信息、众说纷纭的观点和偏理论化的教科书框架时,如何形成一套完善的思想体系?如何留住触及本质和适用普遍性的思想精髓?如何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做事风格?

A:现在是一个广告。

这就是我做音频节目《财富自由革命之路》的初衷。在一个信息爆炸化的时代,有碎片化的信息,有众说纷纭的观点,有偏理论的教科书框架,所以整个社会缺乏一个实际的、正确的对精神自由和财富自由的指引思想。其实我做这个节目都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

该节目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思想体系,把我对精神自由的观点放在案例中,仔细解剖,让你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形成自己固定的思维习惯和做事风格。通过形成这种好的思维习惯和做事风格,最终实现财富自由。赶快订阅这档节目,相信我们可以一起成长。

Q:我出生于1990年,没有学历,没有家庭背景。职业是建筑工,做这份工作有五六年了,感觉不喜欢这个行业,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现在很是迷茫,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以后要往什么方向走。我应该怎样跳出这个状态?

A:不要自卑,和你一样,我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实现财富自由和你是否有学历和家庭背景无关。胡润和福布斯富豪榜前100名的富豪中,很多人都没有学历和家庭背景。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学历和家庭背景都不是保证成功的必要因素。只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才是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核心价值。没有学历没有家庭背景并不是你实现创富的阻碍。核心是你对建筑行业的了解,对行业理解的敏锐程度和对行业的热爱,这些决定了你在行业的发展趋势。

如果你对移动互联网产品非常热爱,可以考虑来北上广深杭,加入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建筑”,或许是你的一片新天地。

Q:你是怎么观察、学习和分析整个经济形势并投资的?平时应该观察和注意那些新闻和消息?

A:我自己对整个经济形势的观察是通过出国留学、国内学习、创业工作、日常交流等方式学习得出,没有一定之规。我觉得平时养成关注商业信号、财经新闻、科技发展新闻的习惯非常有必要。这不仅仅可以提升对整个行业和整个国家社会的判断,而且那些看起来很大的问题,其实都会落到个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对自己的人生路线判断有很大的帮助。

Q:我1994年出生,从事编程工作,有2万元存款。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怎样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通过将本职工作踏实地做到最好,还是多做些兼职,或者多参与一些社交?

A:年轻真好,比我小4岁的你从事互联网的编程工作,这非常好。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我的建议是,不要兼职,不要参加太多社交。目前应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多参加技术活动,完成技术的积累。程序员和医生一样,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这比其他任何都重要。你现在存款有2万元,可以大量参加技术性的培训课程以及参加技术活动。

在公司中,我尽可能协调一切资金和资源鼓励公司的技术人员参加技术沙龙和技术论坛等活动,尽可能提升他们在本职工作上的专业程度。这对于你来说也意义重大,千万不要做太多兼职,以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Q:我认同“房子是投资品”的观点。可是对于”80后”而言,房子除了投资,还捆绑了很多社会和情感属性。例如,要靠房子给下一代提供户口和教育;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有了自己的房子才可以安心去经营,买喜欢的家具,搞喜欢的装修等等。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刚需”。你对于像我这样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或者买房需要承担巨大压力的”80后”上班族有什么建议?

A:房子是“刚需”的现象会渐渐消失的。好比以前我们觉得女人裹小脚是道德的,但现在恰恰相反,对于裹小脚的刚需也早已经消亡了。

在北京买房,如今是一个大概300万以上的投资事项,而且是一个年化回报不到10%-15%的投资机会。很遗憾,如果没有300万以上的资产,先别想这件事情是最好的。

至于买房要承担巨大压力,核心原因还是婚姻。拿我自己来说,我会找一个不是太看重房子的女人结婚,她觉得买房租房都一样,那么观念就跟我非常一致。户口和教育其实也跟房子没太大关系,我也没有北京户口,但目前已经有不少可以替代传统上与户口绑定的教育模式出现,这些都是可以考虑和实践的。

另外户口所绑定的各种福利保险其实也都是很微弱的,在我看来远远不如自己来购买的保险好。担心生病的话可以购买正常的商业保险,它可以保障一个人患病之后所需的治疗费用,这完全不会成为压力。

房子问题需要平心静气地思考。希望你也可以找到和你有一样想法的另一半,这样才会更加快乐。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实践,为租房的人设立专门的公寓。简明的风格、漂亮的家具、舒心的体验,对于可能因更换工作而变换居住地点的上班族来说更加实用。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创业机会。

Q:我目前在二线省会城市做培训老师,有房贷,月薪4000到6000元。我觉得人这一辈子缺少的就是机会,例如你可以进入湖畔大学与那么多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最终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我就不能。没有机会该怎么办?该怎么努力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呢?

A:与你的想法不同,我认为人一辈子并不缺少机会,事实上,并不是我们看不到身边的机会,因为机会不是追寻来的,而是等来的。只要你个人经历、能力及格局都准备好了,机会是主动找上门来的。正所谓“花有清香,蝴蝶自来”。

我被马云的湖畔大学录取就是这样,湖畔大学一期学员最终只录取了36位,而我是其中唯一的一名”90后”。很多人都纳闷,比我家境好、学历好、背景好、经历好的创业者那么多,我为什么能抓住这个机会呢?

虽然我是”90后”,但是我很早就开始创业了。在北大期间我发起了“西学社”社团;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时,做了“留美三人行”的新媒体视频节目。还投资了特斯拉股票、比特币等等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之后我回国创业,创立了“陪我”APP到现在。

正是因为我有了前面这几年留学和创业的种种经历,我才会有资格成为湖畔大学受邀入学的创业者。

湖畔大学的入学过程需要提供创业者及公司的各种资料数据,这也是考验执行力的时候,所以当机会找上门来时,你还得有强效的执行力去完成。据我所知,不少个人素质和公司实力都要远强过我的创业者,就是因为在执行力上的缺失,丧失了被录取的资格,而我就成了幸运的“漏网之鱼”。

夯实自己的基础,等待机会到来,机会到来时,用强大的执行力抓住。如果机会没来,多想想自己是不是没有准备好。与其拿着放大镜找机会,不如赶紧开干,让自己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