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穷人的思维模式(1 / 1)

创业久了,加上在湖畔大学、长江商学院和长安俱乐部的学习社交活动,我逐渐结识了不少已经有一定资本积累的人。作为一个从四线小城走出来的创业者,我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所谓的富人,他们的思维与“穷人”的有很大的区别。两者处境的不同,可以理解为是富人或者穷人思维指导的结果。

穷人还是富人,核心是一种精神状态

我曾经跟同事谈过自己对于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思考,同事当即就反驳了我,说:“宇晨,你怎么能煽动阶层对立呢?你让我们这些穷人怎么跟你好好工作啊?”当然,他是开玩笑地说。

其实,这里所说的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绝不是要煽动阶层对立,并不是在强调社会存在富人精英和穷人“屌丝”两个阶层严重对立。实际上,所谓是穷人还是富人,核心是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别。这是观念问题,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人“三观”、思维方式改变了,拥有了富人的思维,那这个人就是富人,就是精英。从这个层面来说,人人都可以是精英,人人都可以是富人。只要一个人拥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他就拥有了成为一个富人或精英的最大的可能性,哪怕他现在并不是。

穷人思维是一种单变量思维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拥有穷人思维的人,非常倾向于用单一变量、单一价值来思考问题。这点类似于小学生只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无法理解二元一次方程或者更多变量的题目一样。

拥有穷人思维的人,在看待他人并解释他人的成功和失败时通过的是单变量思维。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理由就是一个。过年回家的时候,与一些以前的朋友见面,他们得知我入选了湖畔大学,就向我询问马云老师的情况。在他们中的一些人看来,马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运气太好,赶上了互联网大爆发的好时候,当时其他的巨头又看不上电商,所以“运气好=成功”。

运用这个解释模型几乎可以解释一切现象,我隔壁邻居张三在单位平步青云,是因为给他单位领导送了礼,所以“送礼=成功”;李四在毕业两年后迅速升职加薪,成为了同时入职的同事的领导,那是因为会溜须拍马,所以“拍马屁=升职加薪”;王思聪投资创业业绩突出,是因为王健林厉害,所以“老爸厉害=创业投资业绩好”。

可是,当我们真的按照这套逻辑去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就会发现事实似乎与逻辑不符,因为更多时候出现的情况是给领导送了礼,职位还是原地不动;溜须拍马使尽浑身解数,升职加薪还是没有自己的份;父亲很有钱,自己干啥啥不成。

真理不能说服对手,但是现实会。

任何一个以单变量方式去理解世界的人,当他用单变量逻辑指导他行为的时候,就只能失败。

现实的状况是,这个世界不是个单变量社会。即便以最为负面的思路去解释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例如这里穷人思维所想到的负面原因,如送礼、溜须拍马等等,也只可能占到他人成功整体原因中很少的比例。那么他人成功了,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绝大多数人的成功是无法用阴暗的单一变量的穷人思维模式进行解释的。令人惊讶的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阴暗方式的成功,如果追根溯源,一般都与阴暗方式的因素没什么关系。这个事实的确足够残酷,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因为,承认了这一点,就等于承认了别人成功是因为有能力,而自己没有成功是因为自己无能。

良药苦口利于病,真话往往都是很难听的,但是能够听到真话、接受真话并按照真话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就是走向成功的开始。越早认识到社会的竞争没有那么简单,没有那么阴暗,才有可能摒弃穷人思维,走上正确的道路。

承认多变量,适应多变量,拥有富人思维

穷人思维还有一个表现,他们会打着公平的旗号,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行为和政策。因为拥有穷人思维的人自信感空前低下,所以他们要求去掉其他所有的竞争维度。但这个社会的残酷性就在于,即便是真的砍掉所有竞争维度,保留穷人思维所认为的对他们最有利的维度,他们都很可能无法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为整个社会是多变量的,竞争维度也是多变量的。

富人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多变量,承认多维度竞争,承认变化的速度,知道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是创新。

要适应系统的变化,所谓“没有房子没法在一起”的问题就是这样。我曾经遇到过为数不少的男性,经常将自己找不到配偶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没有房子,事实上这个社会很多时候并非如此。我个人交往过的一些女生并不看重房子,而且还是在我没有钱的时候交往的。之所以他们认为是没有房子造成了自己的单身状态,是因为拥有穷人思维的男性无法接受寻找异性伴侣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多维度竞争,所以他们只能把这个问题简化变成没房子。这样虽然心里能好受些,但却永远失去了认真分析原因,继续战斗,最终获得胜利的可能。

另外教育问题也很典型。对于穷人思维的人来说,他们总想着“一招鲜吃遍天”,不想创新不想变,所以拥有穷人思维的人就想指望读着书就能改变命运。换言之,仿佛只要一个人在大学读了4年,国家和社会就欠了他的债,就应该给他一份高薪工作。他不仅不需要继续读书或者学习,就单靠着这4年,企业就应该给他5位数的月薪。不管工作是什么,能给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企业和社会都需要为个人大学4年的教育埋单、还债。仿佛读书改变命运,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一项就可以解决一生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受了4年的高等教育,就觉得所有人都应该为他埋单,这毫无疑问是非常荒谬的。我们都知道获得价值的前提是能够为别人提供价值。对我这样的创业者来说,是否雇佣一个年轻人成为公司的一员,必然是这个员工能不能给公司带来良好的收益,不管是在前端开发、后端开发、社区运营、产品UI、市场推广还是公司治理方面,只要应聘者在一项上能够展现出他的专业程度和能力价值,我就可以考虑雇佣他,但这原因绝对不会是因为他在大学里面读了4年书。

如果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北大毕业的校友,我就让他成为了公司的一员,这样的情况就类似于我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一个人拽着我说:“宇晨师兄,我是你的师弟,这是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请你给我5000块。”我当然不会顾及任何校友情谊,还会认为他的脑子有问题。这个比喻看似荒唐,但现实中拥有穷人思维的人就是这样要求企业、国家和社会的。在他们看来,自己在大学读了4年书,毕业之后却找不到工作,社会要负责,社会害了他。反过来,一些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找不到工作,也认为自己的待业状态是因为没有读大学造成的,所以社会要为他解决。可是,在社会上养活自己是个复杂竞争,主要体现于你为他人提供的价值,跟你读没读大学、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来说,是没有学历要求的。以我所创立的“陪我”APP为例,我们筛选选拔员工的核心是两点,第一,是否具备这个岗位所需求的专业知识。第二,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程度如何。而这两个核心指标,是任何学校都不会教授的。

这个社会远比大家想象得复杂,摒弃穷人思维,承认多变量和复杂竞争,承认一个社会中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因果关系,是获得提升的先决条件。

是穷人还是富人,核心在思维。拥有富人的思维,哪怕一贫如洗,也前途远大;拥有穷人思维,就算腰缠万贯,也毫无发展。

只要选对了路,走得慢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真正利己的方式

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不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