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实现了自己的财富自由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成为一个终身创业者。
当时身在美国的我放弃了考入法学院、毕业后在美国工作的想法,转而开始寻找创业机会。那时对比特币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电子货币浪潮、区块链技术趋势很着迷,所以,我将创业的方向锁定区块链和电子货币。恰巧一起玩比特币的几个朋友劝我去新成立的Ripple试试,因为Ripple在原有比特币的基础上,做出了很多电子货币和区块链商用的创新。在他们的建议下,我跨越整个美国,从费城来到旧金山的湾区,成为了Ripple最早期的员工之一。
不得不说,上班第一天,我就被深深震撼,或者说惊吓到了。因为我们的CEO-Chris Larsen说,要做就做全球市场。
这么大的事情,想必得拿出不少钱才能干吧?毕竟我们公司在加州旧金山湾区,这个地方光租金我一个月就要付2500美金。
我去问了CEO,CEO告诉我还真不是,我们总共从Google拿了450万美金,仔细算了一下,以我们公司的烧钱速度,在加州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即便我们所有员工都坚持领虚拟货币降低成本,一共也就只能坚持12个月。
当我把这个残酷的事实告诉CEO时,他跟我说:"Justin,如果我们这么多有意思的人凑在一起干一些伟大的事情,12个月后,我们公司至少因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而倒闭,而不是死得庸庸碌碌,无人问津,是不是?”
努力伟大,就像你不想这份事业12个月之后倒闭那样努力。
努力伟大,就像你思考12个月后你的墓志铭上要写些什么。
努力伟大,就像你思考12个月后要给世界留下些什么。
毕竟我是一个老给别人写鸡汤的人,这碗鸡汤我不喝,只能端着,半信半疑。希望能以我靠谱的工作,把公司不靠谱的理想变得靠谱起来。
谁知道更劲爆的事情在后面。
工作了不久,CEO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刚坐下,屁股还没热,CEO就跟我说:"Justin,我们要做全球市场,你不错,最早进公司,也是中国人,我派你去负责中国市场,好不好?”
要知道我们公司当时只有不到20个员工,“天使轮”刚融资完,性命不保前途未卜,难道就要做国际市场了?这不都是那些在纳斯达克敲过钟、在华尔街路过演、和高盛摩根士丹利谈笑风生的人才有资格做的事情吗?
我回头看了一眼我们公司这一群人畜无害、正在埋头写代码、中午都不知道该吃什么的Geek们,他们要是被丢到中国,前三天估计就得饿死一半。要知道,全公司搞商务的就我一个人。
聊下去我才知道CEO的宏图伟业,他已经在澳洲、欧洲、美洲全都找了人,打算大干一场。敢情地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那办公室在哪儿?”
“自己想办法。”
“那有人跟我回去吗?”
“就你一个人。”
“有多少预算?”
“公司先给你报销一张回中国的机票。”
这简单的对话结束后,我这个没有一兵一卒的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就踏上了回国的旅程,踏上了布道价值网络、颠覆全球清算系统之旅。
当时完全是懵的,现在想想,这种单枪匹马的感觉还挺酷。
走出办公室的门,我跟管风险的Greg聊天,他和我说,这就是美国的硅谷文化,尤其是互联网圈子,永远默认的就是全球化。
美国的互联网圈子,没有所谓的全球化,因为没有一家美国公司建立是为了做美国市场的。任何一家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为了做全球的市场。
任何一个美国创业者,从第一天起,就认为这个地球是自己的舞台,中国、印度、南美、欧洲、非洲,这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从第一天起就是需要去尝试占领的。
这让我感到汗颜,在我眼里,“全球化”都是世界500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际上,在硅谷待得越久,我越能感受到这种“全球化”长在基因里的感觉。
更贴切的是,伟大的成长就长在基因里。
硅谷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格局低了,绝对不行。
硅谷遍地都是这些心怀世界的公司,且不说那些类似我司的小公司,大公司在还是屌丝的时候,也都是心怀壮志。Google在车库里,Larry Page就要检索全世界的信息;Facebook的Zuckerberg从一开始就要连接全世界;Uber的创始人Kalanick,更是从一开始就希望能共享全世界的交通工具,向全世界的出租车监管部门宣战。
他们在车库里、地下室里,就希望能改变全世界,就希望干伟大的事情。
确实,干这样牛逼的事情,即便失败了,也挺酷。
要是成功了呢?
在硅谷生活一点都不容易,赋税很重,高达30%-40%,每个月的工资扣掉税后没剩多少;房租生活成本很高,两三千美金是家常便饭,那时从我每个月的薪水中扣掉房租,打Uber都得想半天。很多公司创始人自己掏钱贴好几个月,却始终没有拉来投资,最终顶不住都垮掉了,可是从头再来时,没有人觉得自己有个大梦想是个错误。
全世界人觉得硅谷的人是英雄,是改变世界的英雄,可是我们在硅谷的时候,面对经常性的碰壁失败、无人问津、公司倒闭关门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傻子。
是的,在生活成本长期压抑下,在无人问津的环境里,在死亡率极高且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中,这些英雄却能够长久保持改变世界的野心。
这也许就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吧。
格局决定了物种生长
人生最重要的是格局,格局就如同一个物种的基因,从最源头决定了物种的生长。
人的伟大和卓越,很多时候已经被格局本身决定。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觉得格局本身不值钱。在湖畔大学上学期间,马云、史玉柱、柳传志、沈国军还有曾鸣老师都反复跟每一位学员讲过,要深刻理解基因在这个企业中的作用。一个月大的老虎宝宝和一个月大的羊宝宝,都是宝宝,都人畜无害,看起来萌萌的,很弱小,容易死亡。那时候,即便把老虎宝宝和羊宝宝放在一起,他们也可以和睦相处。但老虎日后注定成为老虎,注定是百兽之王,这就是企业格局对于企业的核心影响。
对于投资来说,投资就是投人,企业和创始人的格局有非常大的关系。选择做什么领域,在哪个赛道飞奔,拥有的格局和基因是怎样的,决定了日后最终会成为什么。苍蝇和人的基因染色体很像,可基因就是从第一天起决定你将成为人还是苍蝇的灵魂。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勇气是一种美德。很多人经常认为成功的人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敢于冒险吗?我在17岁的时候下定决心考北大,模考时“三本”的成绩,让周围的人都说我不知天高地厚,可是我敢想敢干,最终成功了。反倒是之前好几个比我分数高300分、更有希望考取北大的同学,最后折戟沉沙。25岁的时候,回国创业仅有1年,我下决心申请马云的湖畔大学,公司在草创阶段、自己年轻无名,不少朋友都认为我自视过高,这样的状况马云校长怎么可能录取我?可是,我敢想,我敢干,最终我成功了,反倒是为数不少创业经验远超过我、公司发展也更优秀的创始人,因为没有尝试,没有好好准备,错过了成为湖畔大学一期学员的机会。
勇气本身就是极大的竞争优势。你敢做,别人不敢做,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已经淘汰了很多的人。勇气是格局的重要载体,格局大,胆子就大。
发现格局,培养格局
格局大,勇气大,敢想敢干,并不是乱喊乱叫,格局大的人往往是非常理智的。哥伦布、麦哲伦要征服世界,他们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有经验的,但同时,他们也做好了随时葬身大海的准备;Ripple敢于从第一天起就树立全球化的愿景,也是因为这个不大的团队中,的确笼络了多位区块链和电子货币领域的专家,从技术实力上是有底气的。格局大的人有的是勇气,不是莽撞,他们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实力如何。他们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对自己的事业有信心。
如果一个人本来是一个学厨师的好苗子,从小看到烹饪节目就不走了,看到厨师切墩做菜就两眼放绿光,那么他的格局就应该是成为一个米其林餐厅的大厨,而不是满足于开一个街边的煎饼摊,当然更不是成为一名循规蹈矩的上班族。
一只雄鹰无法成为老虎,因为它有自己翱翔的天空。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学习特别好、擅长考试,那就应该带他去看清华、北大;如果孩子喜欢经商,对经济交往感兴趣,那就应该带他去香港维多利亚港,去见识长江集团的大楼。不管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个人对自我发展的规划,都要挑选最优秀的、最有兴趣的领域。选到合适的路径之后,激励自己或他人把眼界放开,成为这个领域的翘楚。在这个过程中,监督是没用的,只有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
好在格局毕竟不是人的基因,通过后天的努力,格局是可以被培养、被提升、被塑造的。一个人上了高中,进入了大学,是不是就确定格局了?其实远远没有,这时候依然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格局,找到新的机会。
培养格局的最佳方式,就是去看看世界,打开视野。如果你立志从商,就一定要去一次峰会,看一次真人马云,因为看到最优秀的人就不会再度回到平庸;如果你是个企业家,就应该来听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的讲座,此时你的潜意识里,自己创业的天然对标就是他们;如果你是研究科学的,就应该听听诺奖得主的课,当你看到他们,就不会甘于回去抄论文,过各种潜规则苟且的生活。当你看到最优秀的人的境界,就不会允许自己这样。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一没钱、二没权,如果说我有些格局的话,也不是骨子里带来的,因为按照我的家庭出身,应该是天然反格局的。但是,我愿意去见识、去体会,幸好我的家人也愿意倾其所有来帮助我。我出生于青海,在惠州读书,9岁去了武汉学围棋,17岁去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18岁来北京上学,21岁去了美国,旅行了欧洲。所以,最厉害的人和事我都见过,也敢于叫板。而如果不愿意去见识,只待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考个本地大学,毕业当个公务员,靠家里资助买房,迅速娶妻生子,就活在了既定的套路里。就像《三体》里的地球人,不知道外星智慧生物的厉害,一个“二向箔”就被打垮了。
尔冬升曾拍过一部电影《我是路人甲》,讲的是横店影视城里群众演员的故事,绝大多数人就是甘心做一个群众演员,等待机会垂青自己。不过有一个人不甘心,他的格局比一般人大,所以他去北京电影学院参加了一个短期培训班,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演员。电影不是现实,但在生活中,如果这些人中会诞生一个巨星,毫无疑问就是这个不甘平庸的人。
所以,这里所说的成功,并不是指金钱上的成功,而是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内追求卓越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有一个商人见识过李嘉诚的企业,就再也不可能只满足于当一个村里的先进企业家;一个记者只要目睹过杨澜专访首相,相信他就会坚定地要做最优秀的媒体人,不会妄自菲薄去堕落。
贫贱不能移,孟子讲的意思是气度要大。就算睡出租屋,也不堕青云志。贫困不是对自己的伤害,妄自菲薄才是。
心里有火光,就愿意向上。
我喜欢这个看起来无情、功利而冷静的世界
因为这个世界真正无差别地承认每个人的**
承认每个人的创造,承认每个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