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这句百年以来流传民间的谚语,深刻地道出了洞悉内圣外王之术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和深谙智慧权谋之术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的神圣位置,也明确地指出了曾国藩的做人绝学和胡雪岩的做事绝学在为人处世方面拥有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建立丰功伟业,能够不让人们忘记的人物又有几个?而曾国藩和胡雪岩就是那些无法让人忘却的历史人物之一。曾国藩,从一个山村穷秀才,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大清圣哲”。毛泽东青年就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并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捧读不辍。胡雪岩,从一个身无分文钱庄小谈计,赤手空拳在乱世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成为名动天下的“一代臣贾”、“红顶商人”,他传奇的赚钱神话使得无数人为之痴迷,成为所有商人的终极梦想。
没有谁轻易让人们奉为圭臬,没有谁轻易在历史刻下名字。他们两个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做人做事绝学,这使得他们能够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就其他人难以建立的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无数得败成失而总结出来的,是他们人生的智慧谋略的深刻体现。在这些绝学里边,既体现了他们对中华五千年传统智慧的独特性应用,又表现了他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创造性见解。这些绝学不但是每一个想达到内圣外王之道的人所应遵循的道路,也是每一个想建功立业的现代人应学习和掌握的智慧。
曾国藩的谨始慎终之绝。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管子》中说:其所谨者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者大,则其所立亦大。谨慎是成大事做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人生之路,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诸葛一生唯谨慎,曾国藩以其为人生楷模,以“慎”字撑起人生之舵,谨言慎行,谨始慎终,这使得他能够从各种危机中从容度过,成为一代之圣贤。
曾国藩的和气致祥之妙。和则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成事之要,首先在于人和。在为人处世上坚持“和”字,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策略,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达成己事。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中坚持和气,在治家理政中坚持和睦;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上坚持“中和”,这使得他获得了家人、朋友、上级和下司的鼎力支持,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曾国藩的明识晓义之道。世界之事,总是变化不定,这要求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地位和客观条件,对于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明智地做出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以求取得最优的结果。曾国藩的明识晓义之道,是其获得成功的法宝。他做人做事深明大义、晓明大体,更难得的是他拥有过人的先见之明和知人知事之明,其高明精明可谓是无人能及。
曾国藩的坚忍挺立之律。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才有成事之希望。曾国藩的文治武功,得力于“挺”字诀尤多。“挺”字之用,并非全凭威猛,主要表现在明辨大局,挺身而出,敢于担当;遇到艰危时刻,挺然而立,坚忍卓绝,不动摇,不气馁;形势有利,则一往无前,挺进不疑。曾国藩的一生为人处世,处处体现出“挺”字精神。
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他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只是他自己。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时务,知进退。曾国藩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曲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渡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的借人成事之功。单打独拼不能成大业,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众人的合作努力。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终究有限,只有那些善于用人之长以补己之短的人,充分借助他人力量的人,群策群力,才能成就伟业。曾国藩以儒臣督师,削平大难,蔚成中兴之业,离不开他的借人成事之功。他的知人之明、用人之智和树人之道,都是想成大事者必须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的冲淡平远之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个人如果对世事不能看得平淡;那么他的心境就会被外物所扰乱,精神就会受到牵累,常因一些不愉快之事而耿耿于怀,就会直接影响到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好坏成败。因此,人要有平淡的心境求得舒解。曾国藩一生忙碌不堪,却以恬淡养生,以冷淡处世,以平淡为官,以远淡治学,胸中自有一片淡定,得人生之极乐。
曾国藩的务实力行之义。言易行难。世界上的事,没有什么可一蹴可就,都要经过不断积累、由小而大的过程。如果只向大处看,而不从必做的小事上着手,就会犯了一屋不扫而扫天下的毛病,而最终让自己两手空空。曾国藩主张实事求是,不讲空言,是做人第一义,认为只有脚踏实地,从浅处、实处着手,事业才可大可久。纵观曾国藩一生各方面的成就,都体现了务实力行的工夫。
胡雪岩的打造名气之法。名气就是财富,品牌就是资源。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良好的名气和品牌是不可或缺的。胡雪岩对于这一点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他先做名气后赚钱,用力打造自己的金字招牌,利用绝招做好自己的门面,积极维护自己的面子,还通过行善仗义来传播美名,这些使他的生意兴隆非凡,财富也就随之滚滚而来。
胡雪岩的谋而后定之绝。“谋,而后定;不谋,而衰矣”,“谋深,虑远,成之因也。”这是《菜根谭》谋略篇中的两句论断,它深刻地揭示了谋与虑在成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胡雪岩在做事过程充分运用谋略,凡事都力求做到深谋远虑,盘算局势,先谋而战,从而使他能够占取有生意场上的制高点,谋取做事过程中的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胡雪岩的圆融处世之术。圆融处世,方能谋得各方人脉,也才能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应付自如,左右逢源,化险为夷,为事业提供难得的保障。纵观胡雪岩的一生,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做到了圆通、圆活、圆融、圆满,这使得他结识了众多的商业朋友、社会朋友以及官场朋友,这使得他在人生旅程之中如鱼得水,在各种困难面前游刃自如,成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绝世高手。
胡雪岩的借势乘势之智。一个人的事业能够取得相当的成就,是时代、环境和个人禀赋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功的人士善于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可以积蓄成势,为自己所用,使自己可以乘势而进的力量。纵观胡雪岩能够在乱世中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越做越大,富可敌国。其突出特点就在他非常善于取势用势。官场势力、商场势力、洋人势力和江湖势力他都全要。他充分调动和利用这些势力为自己服务,终于成就了他的宏图伟业。
胡雪岩的因人致用之慧。韩非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意思是说,只会用自己力量的人,是下等君王;能用别人力量的人,是普通君王;善于激发臣下智慧的人,才算得上高明的君王。韩非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人,不能事必躬亲,而要善用他人。胡雪岩成为一个集钱庄、丝行、典当、军火、粮食、房地产生意于一体,经营范围涉及浙江、江苏、上海几乎半个中国,甚至还把手伸到外国人那里去的红顶商人秘诀,在于他因人致用,集中众人力量为己所用,从而创造出经营上的奇迹。
胡雪岩的有胆有识之举。人生无处不风险,不敢承担风险,唯唯诺诺,终不会有大气候,要想出人头地、称雄一方就必须具备大气魄、大胆识和果断的豪情。胡雪岩的成功就是因为有胆有识,敢于冒风险,他经营的钱庄、药店、典当、军火、生丝生意,以及向洋人借款等等,都是有一定风险的,但他拥有过人的眼光,敢于刀口舔血,这让他屡屡成功,成为一代商家巨贾。
胡雪岩的守信谋利之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不能仗义而行全无诚实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经商之道也就是做人与待人之道,如若人际关系处理不好顾客丧失同行敌视,只有破产路一条。如若相反,则定会生意兴旺。胡雪岩在处世经商过程中,始终坚持从正道上取财,重信讲义,言出必行,恪守守信谋利之道,这为他带来了至上的信誉,也带来了长久不衰的滚滚财富。
胡雪岩的寻机运机之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机会只有对于那些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能够很好地去抓住机会、利用机会的人,才成其为机会。胡雪岩从一个乡间的无名小子到杂粮行打工者,从钱庄学徒到业务经理,再到资助王有龄;从依靠他人开钱庄当老板到成为红顶商人、江南药王,这与他的寻机运机之妙分不开的。他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把握住每一个对自己的信息,在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在抢占机会时行动果断,从而成为当时的全国首富。
尽管曾国藩、胡雪岩他们那个朝代离我们已有百余年,但他们的绝学却仍是我们今日不可抛弃的法宝,他们是历经风吹浪打之后留给我们的处世瑰宝,是那历史天空永远熠熠生辉的启明星。
问世间,道为何物,直教人生死以相许。朋友,如果你是那智慧之道、成功之道的追寻者,请打开此书,并跟我们阅读此书,汲取其中的智慧,践履其中的道理,开创我们的传奇,成就我们的梦想,不愧于这伟大的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