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拥有“生当为人杰”的决心(1 / 1)

胸怀大志之人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与赞颂的,他们不怕被利用,反而是主动利用自己的才能成就辉煌人生。

被人利用可以,但人不能一辈子在被利用的消极被动中生活,人是独立和依存的混合体,所以除依存外,更重要的是慢慢学会独立、自强。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具备“生当为人杰”的决心。

说到“生当为人杰”,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项羽。

公元前207年,项羽杀死畏敌不勇的主将宋义,破釜沉舟,渡过漳水,经过激战,终于大破秦军。项羽被推为诸侯上将军,从此成为反秦斗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和领袖。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屡次打败刘邦,还曾俘虏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项羽虽然神勇无比,但有勇无谋、缺乏远见、刚愎自用、不听良言,以致许多有才能的人如陈平、韩信等人都离楚归汉,甚至连他唯一的谋臣范增也被逼走。而陈平、韩信等人受刘邦重用,尤其是韩信,率兵攻城掠地,占领了项羽的后方。项羽在争霸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相持不下,双方以鸿沟为界,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却乘势发动进攻。第二年,刘邦会同各军,包围项羽,项羽连战失利,退至垓下,遭受十面埋伏,在四面楚歌声中溃逃重围,最后单枪匹马到达乌江。有人划船接他过江,项羽想到当年率8000江东子弟渡江起义,如今仅剩他一人,自感无颜以见江东父老,于是拒绝过江,自刎而死。

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生当作人杰”,可“时不利兮骓不逝”,乌江自刎,虽未“成就霸业”,但却做到“死亦为鬼雄”。项羽一生虽然短暂,但综观其一生,神勇无比,也是一位英雄。要不然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怎么会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来赞颂项羽的气节。

人生虽漫长,但在茫茫宇宙之中只是一粟,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却是全部,神圣、伟大、庄严、珍贵得无以复加。臧克家诗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一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是一种。

生命的意义决定了生存的价值,是否能成为一个有用、有利用价值的人,在你最初的一念之间。被利用不可怕,可怕的是依赖思想太重,完全失去了个体的独立性,落得一辈子被人利用。

陈涉为人佣耕之时,曾大发“鸿鹄之志”。及大泽揭竿而起,慷慨陈词:“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席话表达了不甘寒贱而追求大目标的壮志豪情,终于以一介布衣而被尊为“陈胜王”,建立了“张楚”政权。推翻暴秦,当记陈涉首功。项羽年少之时,见到出游途中的秦始皇,即对项梁说:这个人可以被取而代之。此等豪情,气冲牛斗。而项梁却被项羽的话吓慌了手脚,其成就不及项羽也就合乎情理了。刘邦到咸阳出差,为秦始皇的威严所吸引,突然激发了沉睡于胸中的远大志向:“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从此一改酒色之徒的懒散、无赖本性,发愤图强,成就了帝王伟业。人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个好士兵。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士兵非当元帅不可。而是说士兵非有高远的志向不可。一个士兵,如果仅仅想当一个好士兵,那么肯定连好士兵也当不成。纵观人类历史,凡终成大事者,无不始于大志之立。没有生当为人杰的豪气,没有舍我其谁的霸气,就只能像一只小小的燕雀,一生飞行在蓬蒿之间。

生与死是人生的起点与终点,生即是活,死即是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一句多么有气魄,有血性的壮志豪言!一旦立出如此豪言,又何愁不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做一个有用的人,必须在被利用之时也不丢失做强者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