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做好人还是做冤大头(1 / 1)

谁都想做好人,但是如果你不小心提防着,出于好心做好事也会让你成为“冤大头”。

历史上把别人当枪使成就自己的人比比皆是,最狠的莫过于武则天。

武则天时代向以酷吏之多、酷刑之残闻名于史,这一大批酷吏,仰承武则天的鼻息,对所有被认为是武则天篡权道路上的障碍者进行迫害,甚至采取了家族灭绝政策,其手段之残忍、株连之广泛,真是亘古未闻,其中仅周兴一人便滥杀无辜达数千人,而来俊臣灭绝忠良达千余家。他们是武则天的帮凶、屠手、宠臣。可以说,武则天那金碧辉煌的宝座,是由这一批酷吏用无数忠良之臣的累累白骨营造而成的。

朝中大臣、天下百姓对这一批酷吏无不切齿痛恨,但慑于武则天的**威,他们敢怒而不敢言,怒火在心里燃烧,在暗中蔓延。武则天是何等精明的人物,她岂会意识不到这一点!一旦她认为对手消灭得差不多了,她的宝座稳固了,这些酷吏继续留下来会损害自己的名声,激起社会上更大的不满以至危及到自己的统治时,她便出面收拾他们了。最早依附她的酷吏索元礼,替她杀掉她亲生的儿子章怀太子的凶手丘神勋,都被她找了个借口给杀掉了,史书上说她这是“杀之以慰人望”。

周兴的被杀过程是人人尽知的,她不亲自出面,而借助于另一个酷吏来俊臣之手,来俊臣请周兴来吃饭,同时向他请教道:“有的囚犯死不招认,你说用个什么法子才好?”

周兴说:“这太容易了,你拿来一口大瓮,四周用炭火围起来烧烤,让囚犯站到瓮中,还有什么事他敢不承认?”

来俊臣立即按照这个办法备置好了一口大瓮,让四周的炭火熊熊燃烧着,然后站起来对周兴说:“有人告发兄谋反,太后(武则天)命我来审理,请兄长就入此瓮中吧!”

这就是“请君入瓮”这一成语的由来。见了这种情形,杀人不眨眼的周兴此刻也惶恐万状,吓得连忙伏地叩头请罪。武则天将他流放岭南,中途被仇家所杀。而最大的酷吏来俊臣是由武则天亲自下令处死的。

武则天看出来,光杀了来俊臣一个人,还不能令天下人解恨,便颁发了诏书,公布了来俊臣的罪恶,并且说:“应当将来俊臣家族全部屠灭,以平天下百姓之愤!”

她一变脸,倒成了一个替百姓报仇雪恨的大好人了。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次。有一个叫李秦授的人,贪权逐势、丧心病狂,他曾上书武则天说:“陛下自登极以来,诛杀李氏及诸位大臣,他们的家人及亲族都被流放到外地,这一批人,据我的估计当有数万人之多,如果他们一旦同心协力,举行反叛,我看恐怕必然要危及到陛下的江山,陛下不将这批人杀掉,早晚必定会酿成大祸。”

武则天对这个人的忠心特别赏识,当天夜里便将他召入宫中,对他说:“你的建议太好了,你的名字叫秦授,实在是上天将你授给我!”立刻将他提官赏钱,还赐给他十名歌妓。

接着她又向所有有流放囚犯的地区派出使臣,表面上说是看望流放者,暗中却指示各地区的地方官,配合使臣,对流放者大肆杀戮。

估计流放者被杀得差不多了,武则天又假装慈悲,派人去安慰这些幸存者说:“我原来派去的使臣,是去安慰你们大家的,没想到这些使臣不体察我的好意,反而对你们擅加杀害,实在太为残暴!现在我命令,所有滥杀流放者的使臣及官员,一律就地锁拿,押到他们杀人的地方处斩,以安慰死去的亡魂;凡幸存下来的流放人员,允许同家人返回原籍!”

那一大批被武则天利用来杀人的刽子手,自己又死在武则天的屠刀之下。

等到酷吏也被处理得差不多了,武则天将大臣们召集起来说:“过去周兴,来俊臣审讯案子,总要牵连一大批朝中大臣,说他们谋反;国家有国家的法律,我又怎么能违背不遵;有时我也怀疑其中会有诬妄不实之词,便派了身边的人到狱中复审,结果得到犯人的认罪书,都承认自己谋反,我也就不再怀疑了。自从周兴、来俊臣死后,再也没有听说有人谋反了,那么,以前处死的人会不会有冤枉的呢?”

有一个叫姚元崇(即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宰相姚崇)的大臣说:“自从陛下执政以来,以谋反罪名被处死的,都是周兴、来俊臣之流所诬陷的。陛下派身边的大臣去复查,这些人自身都难保,又怎么敢推翻原来的定案,被害的人如果推翻原来的口供,便会遭到更严厉的酷刑,还不如早点死了的好。幸而上天启示了陛下,使周兴等人受到惩罚。我可以以我一家百口人的性命向陛下担保,从今之后,朝内外的大臣决不会有谋反之人,如果谁有一点点谋反的迹象,我愿意承担知情不举之罪。”

武则天很满意地说:“过去的宰相对一些冤案只是一味地顺从、赞成,倒使我变成了一个滥施酷刑的残暴之君;你的这一番话,算是道出了我的苦衷。”

于是,一切罪责都成了周兴之流的了,(当然,他们绝不是什么好东西。)而武则天倒成了大慈大悲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