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别有用心的闲话不要听(1 / 1)

大凡说是非之话,必是是非之人。这种人欺骗他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善于以背后说人闲话来铺就自己的成功之路,我们不可不防。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喜欢利用别人爱听闲话的心理,夸大事实的本身,从而欺骗对方的耳朵。

生活中爱嚼舌头的人特别多,当然一部分人是因为很闲,把别人当谈资来作为消遣,而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别有用心,他们多数时候说出的闲言碎语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你若是不小心,就很可能中了他们的圈套,成为被他们利用来达到他们恶意目的的工具。

宋朝的阎文应是开封人,因他善于见风使舵,不断得到升迁,到宋仁宗时,已被提升为内副都知。有次他的好友,当朝宰相吕夷简突遭罢免,让他大吃一惊,之后经过详细地了解,阎文应终于知道吕夷简遭贬谪是郭皇后的主意,于是,两人合谋,想寻找时机废掉郭皇后。

恰在这时,宋仁宗的嫔妃之间发生了一场冲突,被阎文应及时地利用了。当时,宋仁宗最宠爱的妃子有两个,一个是杨美人,一个是尚美人,两人相互争宠,同时又联合起来对付郭皇后,她们生怕郭皇后专宠,而使仁宗弃了她们两人,因此杨美人、尚美人和郭皇后的矛盾越来越深。郭皇后又是个争强好胜之人,不甘心被两个美人分宠,经常训斥她们。一次,郭皇后当着宗仁宗的面训斥尚美人,尚美人见仁宗在场,就觉得有恃无恐,顶撞了几句,郭皇后怒火上冲,一巴掌打在了尚美人的脸上,尚美人不敢还手,连哭带喊地跑到仁宗的背后躲避,郭皇后紧追不舍,竟一巴掌打在了仁宗的脖子上,留下了几条血印。这下子惹恼了宋仁宗,也吓坏了郭皇后。但事已至此,郭皇后只好赔罪,宋仁宗还是拂袖而去。

阎文应知道了这件事,觉得捞权的机会到了,若能废了郭皇后,再立一位新皇后,自己哪有不受宠的道理?他在一旁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郭皇后的坏处,弄得仁宗更加气恼,决定废掉郭皇后。但是宋仁宗生性胆小怕事,性格懦弱,他担心随意废立皇后会引起大臣们的不配合,就问阎文应应该怎么办。阎文应一听,正中下怀,对宋仁宗说:“陛下圣明,虑事周密,这本是陛下的家事,朝臣不应干涉,但陛下愿意交给朝臣讨论,实在是英明仁厚之举。不过,像您脖子上被打了几条血印这种事,恐怕不好当众展看,陛下可把吕夷简召进宫来,让他验看,他若没有异议,其他朝官就不会阻拦了。”

宋仁宗觉得阎文应说得有道理,就把吕夷简召进宫来,吕夷简早由阎文应告知此事,一见仁宗脖子上的血痕,当即显出痛心疾首之状,而且引经据典,大谈君臣之道、夫妻之纲,极力主张废掉郭皇后,并建议谁不同意废掉郭皇后,谁就是不通君臣大义,就坚决罢免谁的官。在吕夷简的大力支持下,仁宗顺利地废掉了郭皇后。

郭皇后被废以后,阎文应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进一步信任,后宫的嫔妃也都对他备感敬畏,尚美人和杨美人也对他感激不尽。只是两位美人生性轻薄,郭皇后被废以后,两人更加肆无忌惮,日夜纠缠不休,弄得宋仁宗沉溺酒色,有时连早朝都不上,后来干脆病倒在床。宫廷内外议论纷纷,都说杨美人、尚美人****成性,祸害君主。阎文应见显示自己忠心、取得皇上信任和大臣好感的时机又来了,就三番五次地劝宋仁宗要保重身体,弃绝两位美人。宋仁宗听得不耐烦,就顺口说了一句:“好吧!”阎文应一听,即刻来到两位美人居住的地方,喝令小太监把两位美人强行拉上车子,推出宫外。两位美人哭泣求情,阎文应自称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无人敢违。杨美人还想见皇上,阎文应骂道:“你们这两个宫廷奴婢,别再痴心妄想,赶快出宫去吧!”

第二天,阎文应向仁宗汇报了这件事,仁宗真是瞠目结舌,不知应对。但是天子无戏言,他总不能再让人把两位美人请回来,只好承认这种现实。

看来,说别人闲话的人,大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对于这些闲话,可千万要多长个心眼才是,要分清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在利用你传话,哪些是想欺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