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会在被利用中保护自己(1 / 1)

被利用的事不可避免,不要在被利用中轻易相信虚假的承诺,保护自己才是正事。

被人利用说明你有利用价值,你可以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服务。但是被小人利用的后果就是欺骗,以至于他人利用你成就了自己的私心。可见,人在社会中,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被人利用是可以的,但要在被利用中学会保护自己,以免被欺骗。

某机关一位姓王的局长在这方面就曾有过沉痛的教训。前几年,他们局分配来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王局长是个非常爱才的人,对他另眼相看,那大学生也对王局长极尽奉承、巴结和讨好。时间一长,两人几乎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王局长什么事都不瞒他,甚至连自己和副局长之间的不和也对他和盘托出。

后来王局长渐渐感到,副局长与自己的矛盾日益加深,关系越来越僵,甚至时常当面出语顶撞,眼看两人实在无法共事,上级只好把二人调开完事。

本来,两个人的矛盾就是因工作而起,既然不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了,矛盾自然就少了许多。日子一长,两人渐渐消除旧怨,重新搭话,王局长意外地发现副局长当初之所以对他敌意陡增、态度突变,全是因为那个大学生在中间传话捣的鬼。他把局长批评副局长的话全部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副局长,还附带说了许多批评王局长的话。

王局长如梦初醒,大呼上当,愤然去找那位大学生。谁知,大学生却冷冷地说道:“我既没有造谣,也没有诽谤。我是人,总有表达我自己观点的权力吧?你可以想想,我在你面前是否说过副局长的坏话,如果没有,那就不是挑拨离间。”王局长哑然无语。

痛定思痛,王局长发现自己犯了无防人之心的做人大忌。同样,当你在领导岗位上时,别人对你总有几分敬畏。你说话时,别人常会随声附和,但千万不能据此认为别人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尤其是不该让下属知道的事,即使关系相当好,也绝不能透露半个字,要学会在复杂的关系中保护自己。

如果心中有什么怨气,宁可找一个不相干的朋友去诉说,也不要在下属面前吐露。在这方面存一点防人之心,是不算过分的。其实,又何止是当领导的人需要有防人之心,任何人都不可失去防人之心。因为在待人处世中,你需要打交道的人很可能就是出于利用你的目的,毫无疑问,你需要防止被此类人所暗算。即使对方心计的修炼不如你高,或者根本就与你不在同一水平上,那么,也需要多点防人之心。老马尚有失蹄时,说不定什么时候,掉以轻心的你就会被对方利用或欺骗。

在待人处世中,一定要多点防人之心,一则是会防止自己遭到别人的利用,二则是即使被利用也不至于被欺骗。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被魏惠王请出山,按说该是他半生学业开花结果的时候。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老同学庞涓会害他,以至于受到挖去两个膝盖骨的酷刑,差一点连小命都丢了。韩非的遭遇更坏,秦始皇读了他的书,恨不得立刻见到他,派人把韩非请到咸阳,一经交谈,相见恨晚,韩非的学业成功和将来的一番大事业似乎指日可待了。然而韩非断然没有想到,他的老同学李斯会在秦始皇面前进谗言,置他于死地。这两例,无论是孙膑髌足,还是韩非被害,都体现了在人际交往中无防人之心的害处。

因此,人在某些场合不能毫无防备地说话做事,虽然说人不能学虚伪的那一套,但还是需要防人,需要学会在复杂的利用与被利用关系中保护自己。为了生活的平安、事业的顺利,一定要多点防人之心,可以被利用但绝不能容忍被欺骗。在被利用的过程中,更要多加小心,辨明利用我们的人的意图,要做到即便是被利用,也要知己知彼。据资深的厨师讲,每条鱼的纹路都不一样,从鱼的外观就可以分辨出鱼的味道,而我们多数人在被人利用很长时间后,仍然对利用自己的人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且多数时候还缺少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这样粗枝大叶,又怎么能不受骗,不被人利用呢!

还有一个严重的错误是在被人利用时,对信誉依赖过分。不错,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和认同建设良好的信誉意味自己在被利用中更容易成功。信誉作为自己的事情,当然越牢固越好。但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中,信誉都是可以被依靠的,尤其是在被利用的情境里。

孙子兵法有云“兵不厌诈。”高明的骗子都知道这个道理,很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他在你面前显示几次有信用,不过是诱你步向被利用、被欺骗的一个诈术。

人生路上,即使头一次在被人利用中你能成功的相处和共事,并不意味着以后的成功就有保证,利用你的人不会轻易信任你,因此你也没有必要死心塌地地相信对方的行为对你是有利的,在被利用中必须要谨慎为人。如果单纯地认为以前都很好,都没什么,所以这次也会和上次一样取得成功,从而没有任何防备的话,你就无法抵御在被利用中受欺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