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不可避免有时利用他人,有时为他人所利用,而面对得失的时候,关键是要调整自己,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学会平静地对待。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观念有问题。遇到被利用的情况,失败平庸者往往挑选较为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干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
成大事者遇到被利用时,怀着挑战的心态,用“我被利用是因为自己有利用价值”的积极意念鼓励自己,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成大事者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平静地面对失败。也可以说,积极行动的积累,可以造就伟大的成功;消极言行的积累,足以让人失败到底。
在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欧洲鞋厂的老板给了两个员工一次去非洲旅游的机会,但前提是他们必须答应旅游时带上厂里的鞋,且要保证在回来之前把所有鞋都卖掉。两个员工心里都清楚,这哪是什么公费旅游,摆明是利用他们去非洲做推销,但没有办法,不答应就会失去这份工作。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老板就知道利用我们赚钱,而从不想想我们的处境……”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里皮鞋市场大得很呢!被利用又怎么样?能发大财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结果发大财而回。
这就是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区别,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平衡一下自己的心态,不灰心失望,拒绝不战而败,信心满怀,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第二个推销员一定程度上利用了非洲人打赤脚的弱点,发了一笔横财,但是非洲人的心态也是积极的,他们也没有感觉到自己被利用了,他们只会为自己有鞋穿了而高兴。
人生中,不可避免有时利用他人,有时为他人所利用,而面对得失的时候,关键是要调整自己,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学会平静地对待。
积极心态要求我们在被利用时学会积极地思想,积极思想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使我们在面临恶劣的情形时仍能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事实证明,当你往好的一面看时,你便有可能跨过生活路途中的障碍,得到一个快乐的人生。
某公司有一位叫奇德的员工,认为自己干得还不错的时候,突然听到自己被解雇的消息,真的是有点崩溃了。老板未做任何解释,只是说公司的政策发生了变化,现在不再需要他了。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就在几个月以前,老板还是另一副面孔,当时另一家公司想以优厚的条件将他挖走,奇德把这事告诉了老板,老板极力地挽留他说:“奇德,我们更需要你!而且,我们会给你一个更好的前景。”
如今奇德沦落到了没有人要的地步,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痛苦。老板在他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挽留他,在他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时候就解雇他。没有人需要、被人利用、被人拒绝,这种消极的情绪一直缠绕着他,一个原本能干并且生机勃勃的奇德变得消沉沮丧。在这种心境下,奇德重新找到的工作也不太理想。
有一天,他无意中翻出《积极思考的力量》这本书。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自己处于目前这种状况,心理上是否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呢?于是他开始改变思维方式,发挥积极的思想,排除消极的情绪。他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思考自己被解雇的原因:“我相信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我被解雇,相信也是如此。我不再抱怨自己的遭遇,只想谦卑地请问上帝,这事该如何面对?”经过换位思考,他想自己要是做老板,也会如此。当他如此考虑之后,自己的整个心态完全变了,他又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并且继续积极努力地去工作。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悲愁仿佛与快乐混合在一起了,变为喜悦的叹息。”
为什么积极的心态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难道是积极心态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肯定地说,积极心态并不是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无中生有,甚至给失业者找到一份工作,而是一切都有迹可循,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
当奇德心中充斥着不满、怨气时,他就无法尽心尽力地去找工作。倘若他遇到朋友时仍然怨天尤人,朋友恐怕也不敢给他联系工作了。所以,奇德后来的转机一点也不出人意料。他只不过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改变了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而且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事实。
有了积极心态的引导,在看待事物时,应考虑生活中既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强调好的方面,就会产生良好的愿望与结果。当你朝好的方面想时,好运便会来到,面对被利用也是一样。
积极心态是一种对任何人、情况或环境的积极反应,这种反应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它给你精神力量、鼓励和信心,让你在面对被利用的不利情况下,也能平静而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做自己人生的主人。